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赏月

就像围绕着年糕、饺子、粽子等食物都有许多传说 , 月饼也不例外 。那国人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吃月饼呢?一起来看看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赏月 , 欢迎查阅!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赏月1
传说中的“月饼”01
唐朝时 , 唐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 , 平定其屡次的侵犯 , 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 , 转战边塞 , 结果屡建奇功 , 并于八月十五这天凯旋归京 。为了庆祝胜利 , 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 , 军民狂欢通宵 。
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 , 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 。高祖大喜 , 接过装璜华丽的饼盒 , 取出彩色圆饼 , 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 , “应将胡饼邀蟾蜍” , 随后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 。从此 ,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02
元朝统治者横征暴敛 , 民不聊生 。朱元璋准备联合各路豪杰起义抗元 , 但官兵搜查的严密 , 消息传递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 , 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 , 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 , 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 , 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
几年后 , 大将徐达就攻下元大都 , 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 , 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 , 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 , 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 , 并将当年起兵时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 , 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
诗词中的“月饼”
记述明朝北京风俗的《帝京景物略》中提到 , “八月十五日祭月 , 其祭果饼必圆 。”月亮的圆满寓意着“幸福如意” , 因此当时的祭祀之风相当浓厚 。以月饼祭月 , 表达了对上天的感恩 。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 , 中秋的祭祀之风逐渐淡化以至于无形 , 但月饼的“团圆”之美好愿景仍传承不息 。
月饼 , 不仅仅是食物 , 更加是一份团圆的象征 。阖家团圆 , 赏月吃月饼是一种仪式感的体现 。
但现如今 , 诗词中过中秋的仪式感正逐渐消减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节日氛围越来越淡了 。
不妨拾起那些你早已丢失或忘却的仪式感 , 与家人团聚 , 共赏一轮明月 , 品尝月饼的滋味 。
在久违的仪式感中 , 或许会体味到月饼不一样的滋味 , 更加理解传统的意义 。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赏月2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 。《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 , 秋夕月 。朝日以朝 , 夕月以夕 。”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 。两汉时已具雏形 , 唐时 , 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 , 并定为中秋节 。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 。季始孟终;十五于夜 , 又月云中 。稽于天道 , 则寒暑均 , 取于月数 , 则蟾魂圆 , 故曰中秋 。”
中秋之夜 , 月色皎洁 , 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 , 因此 , 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古往今来 , 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 , 客居他乡的游子 , 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 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 , 都是千古绝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