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以前的孩子也挨打挨骂,为什么没有心理问题?答案真相扎心了!

这两天,经济学家宋清辉在社交平台上,连发两条博文 。
大意是:自己的孩子突然去世了,只言片语都没有留下 。
言语间满是意外失去幼子的悲痛!
心理问题|以前的孩子也挨打挨骂,为什么没有心理问题?答案真相扎心了!
文章图片
心理问题|以前的孩子也挨打挨骂,为什么没有心理问题?答案真相扎心了!
文章图片
近期,关于孩子抑郁、跳楼、诱导“自杀”的新闻有点多 。
很多家长不解:我们小时候也挨打、挨骂,为什么没有心理问题?
现在的孩子也太难养了!
那么问题来了,
以前的孩子真的没有心理问题吗?
答案是否定的 。
那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呢?
一是,那个时候还没有这种概念或意识 。
对于孩子的一些极端或异常行为,统一归结为“不听话”“想不开”;
二是,那个时候信息不发达,人们的生活圈子有限,对外面的人和事知之甚少 。
虽然没有数据对比,但现在的孩子确实比以前的孩子更容易有心理问题 。
为什么呢?
01
所注重的需求不一样
以前的孩子,被打骂是家常便饭,是普遍现象,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而且,物质的普遍匮乏,使以前的孩子的需求重点还停留在马斯洛心理需求的最低层次——生理需求:吃饱穿暖 。
再者,以前的家庭,兄弟姐妹比较多,父母又忙于生计,根本没多少精力照顾孩子,更别提关注其心理问题了 。
心理问题|以前的孩子也挨打挨骂,为什么没有心理问题?答案真相扎心了!
文章图片
即便有点心理问题,也会在与伙伴的尽情玩耍和在做农活的过程中得到舒缓与释放 。
心理问题|以前的孩子也挨打挨骂,为什么没有心理问题?答案真相扎心了!
文章图片
心理问题|以前的孩子也挨打挨骂,为什么没有心理问题?答案真相扎心了!
文章图片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 。一家两代五六个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稍有风吹草动,全家草木皆兵,这无形中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与窒息感 。
况且,信息化的普及拓宽了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开发了孩子的心智 。他们更看重自我个性、价值是否被认同与尊重 。
与以前的孩子相比,他们的需求点已上升至马斯洛心理需求的中高级层次——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需求 。
可悲的是,父母及长辈爱孩子的方式,还停留在满足其物质需求和照顾其生活起居上 。
心理问题|以前的孩子也挨打挨骂,为什么没有心理问题?答案真相扎心了!
文章图片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说:“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式教育现在的孩子,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未来 。”
所以,当家长的思维跟不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时,他们会有不被理解的孤独,也会有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的无奈 。
北大弑母案的吴谢宇曾自述:父亲生病期间,他很想替母亲分担,却被告知:“你小小年纪唯一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
母亲觉得自己大包大揽是为孩子好,但这恰恰剥夺了孩子想要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
其实,孩子需要的爱很简单,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请你看到我,听到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