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人人会玩的一款游戏,如今已无人知晓

80后人人会玩的一款游戏,如今已无人知晓
文章图片
《聊斋志异》卷七《梅女》篇写含冤屈死的女鬼梅女与书生封云亭相识相恋 , 封云亭又对梅女有恩 , 因而梅女与之长夜相伴 , 破他岑寂 。 因是泉壤之人 , 梅女拒绝与封云亭行云雨之事 , 于是漫漫长夜 , 坐对佳人 , 聪慧的梅女便想到了与封云亭通宵玩游戏 。 这个玩游戏 , 当然不是玩羊了个羊 , 而是玩交线之戏 。
这交线之戏 , 在我国早已有之 , 可是 , 正儿八经出现在文学典籍中 , 大概是仅见于《聊斋志异》一书 。 今人读聊斋至此篇 , 或许更是不知梅女和封云亭玩的这个游戏到底是什么了 。
其实 , 这个交线之戏 , 在明清之时 , 曾流行于女子闺阁之中 , 是属于女孩子们的游戏 , 所以封云亭才对梅女说道:“此闺房之绝技” 。 不过 , 在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这款游戏在城市乡村的孩子们中间 , 都风行一时 。
80后人人会玩的一款游戏,如今已无人知晓
文章图片
在土墙草屋的墙角处 , 在冬阳和煦的教室长廊 , 在流水潺潺的夏日桥畔 , 在花香鸟语的公园石凳上 , 当你看到两个女孩子亲亲热热聚在一处 , 微微低着头 , 手中缠绕着一段长短适中的红色毛线 , 从一个人的手上 , 经过勾挑拨拉一番灵巧无比的操作后 , 便迅速以另一种花型或图案 , 出现在另一个人的小手上 , 彼此一个回合接一个回合热闹地你来我往之时 , 你就知道 , 她们正在玩的正是蒲松龄老先生笔下那个古老的闺中游戏——交线之戏 。
交线之戏 , 这是书上的叫法 , 在民间 , 它有多种叫法 。 翻花绳、解钩钩、挑花花线 , 都是它的名字 。 在我的家乡 , 则直接简化呼作翻花 。
这个游戏的玩法其实简单 。 它需要的人数极少 , 道具极简单 , 仅仅需要两个人 , 长两三尺的一段红头绳即可 。 这个翻花用的绳子 , 当然不局限于红头绳 , 毛线、棉线、麻线、尼龙绳 , 甚至橡皮筋都可 。 真是随时随地 , 万物皆可翻花 。
80后人人会玩的一款游戏,如今已无人知晓
文章图片
翻花绳的游戏规则是 , 一人将红绳用两只手在大拇指和食指处结成绳套 , 另一人用两手手指先后以撑、压、挑、勾、绕、拉、挂等多种指法 , 将红绳以另一种花型或图案翻到自己的手指间 , 这之后 , 对方再以不同指法不同图案花型翻至自己手指间 。 彼此你来我往 , 交替翻花 , 直至一方翻不下去为止 。
评判翻花绳胜负的标准是 , 如果一方翻不出新花样 , 翻出的图案花型是重复的 , 或者将红头绳翻成了一团乱麻 , 无法解开 , 即为输家 。
翻花绳翻出的常见图案花型有筷子、马槽、菱形、雨伞、手帕、窗户、渔网、五角星、高架桥、索桥等等 。
这些不同图案 , 每个地方的叫法又千差万别 。 比如网状的索桥图案 , 在我的家乡 , 我们将之呼为大柴 , 意为如一捆木柴相似 。 当这个图案出现的时候 , 一般就意味着翻花绳到了翻到难度较高的段位了 。 这时候 , 如果你是性急毛躁之人 , 或者是指短肉肥笨拙之人 , 翻到此际 , 很容易一个指法不小心 , 就会将红绳翻成一团乱麻 。 游戏到此 , 你就输了 。
80后人人会玩的一款游戏,如今已无人知晓
文章图片
翻花绳一般都是由易到难 , 就好比大观园里林黛玉史湘云中秋夜联诗 , 一步难似一步 。
翻花绳和跳皮筋、跳房子、玩石子一样 , 都是最适合女孩子玩的游戏 。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当女孩子们的灵巧小手 , 在二三尺长的红绳中间 , 如仙女织布般来回穿梭 , 在那一勾一挑一压一挂间 , 栩栩如生的各色花型图案 , 便鲜活出现在你的眼前 , 让你叹为观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