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创新扶持政策 泉州市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及环境( 二 )

创业创新扶持政策 泉州市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及环境

文章插图
那么下一步应如何发挥新兴业态吸纳就业的潜力并进一步保障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权益?
《意见》提出,从业者与新兴业态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要依法为劳动者参加职工社会保险,这些企业符合条件的也可按规定享受吸纳就业扶持政策,税收减免,社保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其他从业者,可以按照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 。
面对新就业形态发展中就业灵活性与安全性、稳定性的冲突,郑东亮认为目前的政策跟进有力而得当:“《意见》坚定地传递出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清晰信号,并将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
“让新兴业态和新就业形态在发展中再‘飞’一会儿,‘飞’得更高更远 。应支持新兴业态和新就业形态的发展需要,才能为劳动者创造更好的环境 。”言及政策的与时俱进,刘燕斌幽默地说 。
清障减负:公共就业服务驶入快车道
《意见》要求实现就业创业服务和管理全程信息化 。“‘互联网+社保’‘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移动端,为就业者提供了触手可及的服务 。”郑东亮说,“还有就是建立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能够为跨地区就业的缴存职工提供异地转移接续服务 。”
在《意见》的23项政策措施中,人社部作为牵头单位的有13项,任务繁重 。“人社系统将全力以赴落实国务院文件政策精神,实现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 。”刘燕斌说,“就业工作是复杂和系统工程,财税、金融、产业、贸易、投资等各有关部门制定重大政策时都应考虑对就业的影响,制定宏观政策时要和就业政策联动协调,综合评估对就业环境、就业岗位和失业风险的影响,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联动,人社部门要密切协调各部门,合力为促进就业创业清障,共同实现稳定就业、扩大就业的目标 。”
除了进一步在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上下功夫,提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软实力更要以“减负”来“增速” 。
《意见》指出要畅通留学人员创业回国渠道,简化留学人员学历认证等手续,降低服务门槛 。同时要求简化劳动者求职手续,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入职定点体检和体检结果互认机制 。“这些政策都是第一次提出 。”郑东亮说 。“在组织实施方面,《意见》还要求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推行信贷尽职免责制度,为实干者‘松绑撑腰’ 。”
【创业创新扶持政策 泉州市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及环境】(信息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