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壶如何煎中药 如何煎中药( 二 )


对于那些质地松散、体积较大的中药,如丝瓜络、茵陈、菊花、桑叶等,煎煮时由于药液易外溢,就不应加盖煎煮,并要随时搅拌,使其均匀煎透 。
中药要怎样煎才正确?俗话说:“十分药力五分煎,不会煎煮白花钱 。”
中药的疗效与剂型有关,煎煮方法不当就会影响汤剂的疗效 。因此为了保证实际用药能取得预期的疗效,就必须采取正确的煎煮方法 。
1.中药煎煮工具该如何选择
宜用砂锅或瓦罐煎煮中药,最好是砂锅 。此类锅传热和缓均匀且耐高热,药物在器皿内可充分受热而溶出有效成分,且材料稳定,不会影响药物成分的合成和分解 。实在没有砂锅或瓦罐,也可用玻璃锅、不锈钢锅煎煮,但效果稍差 。
忌用铁锅、铜锅、铝锅,这类锅具有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其中的金属元素易和草木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轻则降低疗效,重则产生毒副作用 。如铁锅煎药,往往会生成一种不溶于水的鞣酸铁,使药液变黑变绿,药味又涩又腥 。
2.中药煎泡用水该如何选择
煎煮中药用水以清洁为原则,自来水、深井水都可以 。忌直接用含氯自来水煎药 。自来水接好后,可静置几个小时再用来煎药,可明显减少氯含量 。
煎煮前宜浸泡药材30~60分钟 。夏季气温高,浸泡时间可短些;冬季气温低,浸泡时间可长些 。忌用沸水浸泡药,以免中药中的蛋白质受热凝固,不利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浸出 。浸泡用水以常温或温水(25℃~50℃)为宜 。
头煎药用水量一般以将草药加压后,液面没过饮片两横指(约 2厘米)为宜 。其中,芳香易挥发及质地疏松的药物( 如薄荷、木香等),水量以淹没药物为度 。质地坚硬黏稠需久煎的药物(如龟板、鳖甲等),加水量可略多 。
二煎用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给小儿煎药时用水量可相对减少 。
3.中药的最佳煎煮次数
每剂药一般需煎煮2 次,第一煎先用大火将浸泡好的药煮沸后,改用小火,维持药物沸腾;第二煎加水适量少些(淹没过药面),火候同第一煎 。较难煎出有效成分的药材,如滋补类药材,宜煎3 次 。
4.中药煎煮的最佳时间
一般中药头煎20~30分钟,二煎15~25分钟 。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忌煎煮时间过短,一般头煎40~60分钟,二煎30分钟左右 。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忌煎煮太长时间,一般头煎6~15分钟,二煎5~10分钟 。
5.中药煎煮火候该如何掌握
一般煎煮中药宜先用大火烧开,煮沸后改为小火慢熬,以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和减少水分蒸发量 。火力不宜过强,否则水分蒸发得快,使煎煮时间不能延长,导致药材成分不易充分溶出,且易焦化 。火力不宜过弱,否则达不到使有效成分溶出的目的 。
6.中药煎煮小技巧
中药在最后一次煎煮时将药液倒出后可用双层纱布滤取药渣,绞取药渣内剩余药液可增加药液有效成分,增强药效 。
在煎煮中药时为了使药效发挥到最好,可盖上盖子煎煮 。
济南集草阁中医馆
地址:山大南路60号济南建工大厦二楼

养生壶如何煎中药 如何煎中药

文章插图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你好!
煎中药:先把抓回的中药 放入砂锅里,然后加入凉的饮用水,浸泡20~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物,将药砂锅放在炉火上用中火煎煮 。一般情况分两次煎煮,第一次煎煮后,把药液倒出150~200毫升,叫头煎药:然后,再加温水适量(若药渣放凉再煎煮时应放凉水),进行第二次煎煮,叫二煎药 。有时也可以再加水,煎煮第三煎 。
另注意:
a: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 。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15分钟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