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击长空万里阔不负春光奋发时 鲜衣怒马少年时全诗赏析不负韶华行且知

鲜衣怒马少年时——盛唐侠气在诗人的骨骼之上打结

鹰击长空万里阔不负春光奋发时 鲜衣怒马少年时全诗赏析不负韶华行且知

文章插图
“鲜衣怒马少年时”
诗句出自爱国诗《鹊桥仙·岳云》 。
鲜衣怒马少年时,能堪那金贼南渡?
含义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衣着光鲜,战马驰骋,少年英雄,长缨在手 。
《鹊桥仙·岳云》
湛湛长空,乱云飞度,吹尽繁红无数 。
正当年,紫金空铸,万里黄沙无觅处 。
沉江望极,狂涛乍起,惊飞一滩鸥鹭 。
鲜衣怒马少年时,能堪那金贼南渡?
鲜衣怒马意思是指美服壮马,谓服饰豪奢 。这正是盛唐时期那些诗人洒脱飘逸、风流倜傥、豪迈奔放、崇尚自由、侠气贯天的形象刻画!
【鹰击长空万里阔不负春光奋发时 鲜衣怒马少年时全诗赏析不负韶华行且知】
鹰击长空万里阔不负春光奋发时 鲜衣怒马少年时全诗赏析不负韶华行且知

文章插图
中国诗歌审美高度与诗歌格局,自屈原以来,诗歌开辟了忧国忧民的具有民族与家国高度的审美意识,后世步其后尘者众,独辟蹊径者有之 。这就为中国诗歌奠定了坚实的家国情怀的基础 。不管后期的边塞诗,还是田园风,凡流传千古的,大凡与家国情怀有关 。比如王昌龄、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唐代重量级的诗人作品,或大气磅礴,或浑厚深沉,或雄浑激越,或飘逸峭拔,皆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
公元713年,李隆基扳倒了太平公主,把年号改为开元,昭示着一个新的开元盛世的到来 。这些意气风发的诗人,秉承天赋,踌躇满志,即将展开他们宏阔高远的诗意人生画卷!
随着开元盛世的到来,大唐之气摧枯拉朽,荡天而下,也构筑起胸怀大志的诗人行侠仗义、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游侠梦 。那时,李太白仰天长啸,天门中断、楚江开阔,一位狂放不羁的青年诗人飘然若仙 。那时,王维已然别过山东兄弟,手中的茱萸换成了素琴一部,琴音缭绕,却贯天!
他们,便是大唐盛世鲜衣怒马的少年杰出代表,血液奔突在青春的血管之内,血气方刚,气吞山河,舞剑鸣琴,把酒论天涯!这两个几乎同年生同年死的帅哥加才子,此生不曾谋面?或许,他们已经用自己的诗歌,完成了此生的遇见!这或许正符合他们鲜衣怒马、特立独行的个性特点 。

鹰击长空万里阔不负春光奋发时 鲜衣怒马少年时全诗赏析不负韶华行且知

文章插图
早期的王维,并不是禅意十足,却是斗志昂扬,年少轻狂,推杯换盏,游走于王侯将相之间 。只有那李白,在杯中许下一道九天的瀑布,许下一条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许下一座雄奇险峻的天姥山!
只要这两个鲜衣怒马的少年出现,必定万众瞩目 。只要他们提笔,必定侠气贯天!

鹰击长空万里阔不负春光奋发时 鲜衣怒马少年时全诗赏析不负韶华行且知

文章插图
王维的《少年行》四首:
【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
【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
【其三】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
【其四】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
这四首诗生动的描写了四个场景,一是游侠少年系马畅饮的意气风发,二是入伍出征不惧生死的侠肝义胆,三是驰骋沙场上阵杀敌的雄姿英发,四是得胜归来评功论赏加官进爵的志得意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