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心电图T波改变 如何看心电图( 二 )


心电图简易分析:
1、拿到报告,先看诊断结论
当看到“窦性心律(不齐);心电图正常范围”这样的结论时,那么心电图检查都还正常,因为窦性心律就是正常心律,而窦性心律不齐呢也并无大碍,都是正常的意思 。当出现“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结论时,那么,就要格外重视了,必须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寻求治疗 。
2、看具体的检查参数
虽然说,心电图主要是图像,但是,报告中也会有具体的参数,通过对参数的对比,我们也能大致了解到心电图的具体情况 。正常范围如下:
3、看图像
电图记录纸上有许多小格子,要看懂心电图,就要了解这些小格子所代表的意义 。这些方格中每一条细竖线相隔1mm,每一条细横线也是相隔1mm,它们围成了1mm见方的小格 。粗线是每五个小格一条,每条粗线之间相隔就是5mm,横竖粗线又构成了大方格 。心电图记录纸是按照国际规定的标准速度移动的,移动速度为25mm/s,也就是说横向的每个小细格代表每两条粗线之间的距离就是代表国际上对记录心电图时的外加电压也是有规定的,即外加1mV电压时,基线就应该准确地抬高10个小格,也就是说,每个小横格表示,而每个大格就表示,每两个大格就代表了这1mV 。
心电图上有各种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无)u波 。要看懂心电图,就要了解这些波形所代表的意义 。如P波:正常心脏的电激动从窦房结开始 。由于窦房结位于右心房与上腔静脉的交界处,所以窦房结的激动首先传导到右心房,通过房间束传到左心房,形成心电图上的P 波 。P波代表了心房的激动,前半部代表右心房激动,后半部代表左心房的激动 。P 波时限为秒,高度在肢体导联为,胸导联为当心房扩大,两房间传导出现异常时,P 波可表现为高尖或双峰的P波 。
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由窦房结、结间束(分为前、中、后结间束)、房间束(起自结间束,称Bachmann束)、房间交界区(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分为左、右束支,左束支又分为前分支和后分支)以及普肯耶纤维(Pukinje fiber)构成 。心脏传导系统与每一心动周期顺序出现的心电变化密切相关 。正常心电活动始于窦房结,兴奋心房的同时经结间束传导至房室结(激动传,然后循希氏束-左、右束支-普肯耶纤维顺序传导,最后兴奋心室 。这种先后有序的电激动的传播,引起一系列电位改变,形成了心电图上相应的波段 。
如何看心电图要想知道心电图怎么看,首先要了解心电图的组成部分和每部分的意义 。
1、电图记录纸 。
心电图是被记录在布满大小方格的纸上,所以想要知道心电图怎么看,首要的是知道这些格子代表的意义 。这些方格中每一条细竖线相隔1mm,每一条细横线也是相隔1mm,它们围成了1mm见方的小格 。粗线是每五个小格一条,每条粗线之间相隔就是5mm,横竖粗线又构成了大方格 。心电图记录纸是按照国际规定的标准速度移动的,移动速度为25mm/s,也就是说横向的每个小细格代表0.04s;每两条粗线之间的距离就是代表0.2s 。国际上对记录心电图时的外加电压也是有规定的,即外加1mV电压时,基线就应该准确地抬高10个小格,也就是说,每个小横格表示0.1mV,而每个大格就表示0.5mV,每两个大格就代表了这1mV 。
2、心电图上的各种波形 。
一次心动周期就会在新电图上记录出一系列地高低宽窄不同的波形 。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无)u波 。了解这些波形及其所代表的意义,是教你怎么看心电图的第二步 。
P波,最先出现的一个振幅不高的圆钝波形,它记录的是窦房结激动的右、左心房的激动 。因为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心房的激动先由它开始,所以P波的前半部分记录的是右心房的激动,中间部分记录的是左、右心房的共同激动而后部则代表左心房的激动 。除了aVR导联外,P波基本都是直立的,肢体导联中P波的高度多不超过0.25mV,胸前导联中直立的P波高度不应超过0.15mV 。正常的P波的宽度也不应超过0.11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