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荆轲刺秦王300 怎样看待荆轲刺秦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怎样看待荆轲刺秦王,以及怎样看待荆轲刺秦王300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对荆轲刺秦王的看法50字史记》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韩兆琦教授的意见是:“荆轲不是杀手,而是一个侠客 。”
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本是卫国人,其先人乃是齐国人,后来秦灭卫国,
他逃亡到了燕国 。在燕国,荆轲不被当局者重用,整日在市井放歌纵酒,酒醉之后往往与好友高渐离等相对而泣,旁若无人 。根据史料的记载,荆轲“好读书击剑”,“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也就是说,荆轲是一个有学问的沉稳之士,决非一介山野莽夫 。至于他在刺秦王之前是否操过杀人的营生,历史上是毫无记载的 。后来燕太子丹找人行刺嬴政,首先找到田光,田光因年老力衰,故而推荐了他门下的荆轲 。荆轲起初推辞过,但太子将他尊为上卿,给予他极为优厚的礼遇 。荆轲本打算再等一个能助其一臂之力的朋友共赴秦国,但因太子催之甚急,只得带领秦舞阳离燕赴秦,慨然践诺 。
在很多人的眼里,荆轲是一个具有大侠胆识,又浑身充满正义感的英雄 。但在史学家眼中的荆轲并非如此简单,文学史家和史学家对这个人物的评价也是不大相同的 。韩兆琦认为:“荆轲是一个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勇士,他刺秦的义举来自他对强秦的国仇家恨,也是他争取自己的生存权的最后一搏 。他与燕国不沾亲带故,如果说燕太子丹要刺杀嬴政有其报私仇的成分,那么,荆轲的目的则更是出于为救六国人民的侠义之心 。”史学家张大可更是以“反暴”一词来诠释荆轲的行为 。“太子丹开始并没有重用荆轲,甚至后来让他去刺秦,也没有完全理解和信任他,”韩兆琦解释说,“所以,荆轲并非要‘为知己者死’,他的行为的价值不在于个人义气,而在于他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抗暴之心 。”
但是,也有不少史学家认为,“对荆轲的评价不应拔得太高” 。北大历史系教授、秦汉史专家张传玺说:“荆轲处在一个个人主义的时代,他被一种‘义’的观念所驱使,虽然他的确勇敢,但他的‘义’毕竟是个人的小‘义’,而秦始皇的统一大业才是大‘义’ 。因此我认为不必要把他拔高到英雄人物的高度 。”同样认为不宜把荆轲拔高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陈成军有着更为有趣的见解 。他根据《战国策·燕策》中的相关记载认为,荆轲根本就不是一个擅长打斗的武士 。他说:“荆轲甚至是不具备作刺客的能力和本领的 。事实上,荆轲应该更是一个战国时期常见的纵横之士,他喜欢读书,善于游说,有一定的学问,可以说他是个侠士,但他不是一个武夫 。”根据这个观点,陈成军合理地解释了荆轲为什么开始婉拒太子丹让他刺秦的要求,后来又一拖再拖 。“他是在等一个真正的刺客,一个有能力行刺的武士 。但是太子丹不容许他再等下去了,所以他只好和舞阳一起去,而舞阳只是一个在市井中杀人的小角色,到了秦王大殿里自然吓得变了色 。而荆轲只得自己来扮演这个他并不愿意扮演的角色 。”陈成军进一步说:“战国时候这种侠士很多,遇到国家有难就挺身而出,但他们多是有助手的 。荆轲自己作了刺客,我个人认为他实在是死不得其所 。”

怎样看待荆轲刺秦王300 怎样看待荆轲刺秦王

文章插图
结合全文,你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提示:从历史的观点看,秦朝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荆轲的大智大勇虽值得赞扬,但是不能改变历史的前进趋势 。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