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是什么意思 是否为ppp项目是什么意思( 三 )


(二)PPP 项目资金紧张,私人部门参与有限
政府积极引进 PPP 模式的一大目标就是为了 减轻政府公共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 。然而,由于企 业自身资金有限,加上投融资困难且成本高昂,在 将 PPP 模式引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具体实施发 展过程中,私人部门面临的项目资金紧张困境并 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致使没有更多的社会投资 充分有效地参与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已参与 进来的私人部门也明显参与有限 。具体而言,一是 私人部门自身能力有限 。由于参与到城市生活垃 圾处理的私人部门往往本身规模较小,资金数量 有限,持续性投融资能力不强,且存在筹措资金意 愿不足的情况,加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与社会 公众利益紧密相连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其投资 收益率并不高,使得其“入不敷出”,进而陷入资金 不足的恶性循环状态 。二是企业投融资困难 。受到 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结构以及银行不良金融资产 防控的影响,很多商业银行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 项目提供贷款的意愿不高,而相关的政策性金融 机构,受限于其资本规模,更恶化了城市生活垃圾 处理项目资本匮乏问题,融资也更加困难 。
(三)监管主体不明,监管职责不清,监管力度不强
PPP 模式通过公、私部门之间相得益彰的协 作,实现风险的共同分担、利益的共同分享 。其中,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是负责政策的制定与结果的 监管 。但现实中,我国主要采用“多部门设置,分散 管理”的方式,而“过多的监管主体往往会使得权责 界限不明确,极易出现职能相互交叉,在问题凸显 时出现责任相互推诿的情况,进而对 PPP 参与方造 成压力” 。甚至存在“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现象,使 得监管成为漏洞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使得监管变 得更加困难,监管力度也更加难以把握 。此外,过多 的监管主体极易导致承接项目的主管部门不明确,从而出现监管缺位使项目陷入无人监管的困境中,进而导致项目的监管效率大幅度降低 。
(四)公众认知不足,接受度低,参与有限
作为民生服务和市政服务一部分的城市生活 垃圾处理项目,理应由政府提供,但在将 PPP 模式 引入这一服务之后,将会使公众产生一种需要多 付费才可享用的错觉,因而,公众会对在城市生活 垃圾处理中应用 PPP 模式这一做法产生一定的抵 触心理,为推动公私部门合作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工作增加了难度 。
事实上,作为项目的直接使用者与受益方,广 大公众以及利益相关者同样需要参与到 PPP 项目 中,不仅要参与项目的论证与决策,为项目的建设 和发展贡献智慧,更要加强对项目的广泛监督 。从 项目的筹备阶段到项目的实施运行,公众都应当 参与其中,以协助、监督私人部门,为城市提供更 好的公共服务 。但是,“在大部分 PPP 项目中,公众 进行项目决策的参与大多是采用自上而下的被动 方式,且方式单一,由于缺乏经验和客观条件的制 约,当切身利益遭到极大侵犯时,公众往往只能选 择求助于媒体,这种方法滞后且作用有限,对已经 形成的项目决策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尤为重 要的是,当下我国公众的自觉参与意识相对欠缺,甚至存在被动参与和无序参与两种极端的参与方 式,使得公众在城市社会生活垃圾处理项目中的 参与效果大打折扣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PPP 模式在我国城市社会生活垃圾处理中的运用 和推广 。
(五)投资回报机制不完善,加重私人部门投资风险
当下 PPP 模式的投资回报机制主要有使用者 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以及政府付费三种模式 。城 市生活垃圾处理是市政部门职能之一,理应由政 府承担,使用者付费难免会使公众产生抵触心理 。对于可行性缺口补助,即相当于政府给私人部门 提供的投资补助和价格补偿 。补助过低,会导致私 人部门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挫;补助过高,则会 使政府的公共财政负担加重,与引入 PPP 模式的 最初目的相背而行 。政府付费,则由政府完全承担 私人部门的相关费用,这一方式可能会产生私人 部门虚报的现象,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 。除此之 外,对于收费标准和补偿标准的确定同样是尚未 解决的难题 。因此,不完善的投资回报机制,使公、 私部门之间权责利益分配不清,在加重政府负担 的同时,也增加了私人部门的风险,导致私人部门 丧失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