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是什么意思 是否为ppp项目是什么意思( 二 )


在此背景下,持续深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 理与 PPP 模式创造性地有机结合,成为解决“垃圾围城”难题的最佳选择 。目前,PPP 模式已在我国各大中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得到愈来愈多的应 用推广,成效显著 。据财政部统计,2017 年,我国环 境保护领域的投资中,PPP 项目数达 631 个,总投 资额达 6502 亿元 。政府借助公开、公正、公平等多 种渠道进行竞争性的招投标,为项目选择适合的 投资方,运作了不少卓有成效的项目案例 。例如太 原市循环经济环卫产业示范基地生活垃圾焚烧发 电 PPP 项目、上海老港垃圾处理四期垃圾处理场 项目、北京市延庆区小张家口垃圾综合处理工程 PPP 项目,以及重庆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等等,都 取得了显著成效 。因此,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与 PPP 模式创造性地融合贯通,不单能有效地解 决了项目自身的资金难题,减轻政府在垃圾处理 中公共预算经费不足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较为成 功地处理了当地长期受生活垃圾困扰的现实,实现了垃圾的有效处理 。
二、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PPP 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激励不足、内部动力缺失,私人部门参与意愿低下
1. 外部政府激励不足,私人部门缺乏参与意愿 。PPP 模式的效率优势与激励机制是有着密不 可分联系的 。但是,现阶段无论是外部激励还是内 部激励,政府都未给私人部门提供足够的激励和 必要的帮助,使得私人部门在面对 PPP 项目时更 多的时候仍是等待和观望 。
完善的激励机制包含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两部分 。在外部激励方面,首先,目前与 PPP 模式应 用相关的国家法律条例、规章制度有所缺失,且制 度激励不足 。早在 2014 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 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提出,在公共基础 设施建设中推广使用 PPP 模式,但截至目前,关于 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如何进行利益分配和风险分 担的相关政策以及文件仍在探索当中 。除此之外,2015 年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 会资本合作项目示范工作的通知》中,确切提出构 建激励相容的政策保障机制,然而经过近 5 年的 发展,相关的激励机制建设仍未得到改善 。其次,受政府公共财政预算较为紧张的限制,与私人部 门参与 PPP 项目建设相关的减税降费优惠政策仍 然缺乏,财政激励不足 。再次,竞争性的招投标没 有实现真正的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等,程序激励不 足,更严重的是,公、私部门之间的权、责、利分配 不明确,造成二者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失衡现象 。在内部激励方面,政府给予私人部门的自主权和 政策性倾斜过少,而约束太多,造成私人部门参与 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得到充分的调动;其次,相关的私有产权不明晰、风险评估不明确,极 大地增加了私人部门项目的风险,也进一步降低 了私人部门的参与意愿 。
2. 私人部门内在动力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 。大多数私人部门是保守型投资者,在面对新的领 域与新的模式时会静观其变、谨慎观望,不会贸然 进入不熟悉的领域和采用不擅长的 PPP 合作模 式,这使得私人部门参与 PPP 模式的意愿大打折 扣,最终能够成功竞标并且与政府进行合作的私 人部门更少 。其次,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与社 会发展和公众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其投资强度大、生产成本高、运营周期长、资金回收 慢、即期效益低下,导致部分私人部门不愿意投资 此类产业 。再次,由于之前部分 PPP 项目不仅未在 社会范围内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社会反响,反 而让私人部门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受到损 害,加剧了公众对有私人部门参与公共项目的抗 拒,无形之中给 PPP 模式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 影响,增加其投资的风险和发展压力,从而使得私 人部门在决策是否参与 PPP 项目时往往会慎之又 慎 。因此,由于缺乏投资意愿、盈利周期长、社会效 应不足等原因,使得私人部门参与 PPP 项目的内 在动力不足,主动性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