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对于自己儿子是如何教育的?

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于自己儿子是如何教育的?,蜀川号带你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
【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对于自己儿子是如何教育的?】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于自己儿子是如何教育的?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教育家,但教育家可能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就像教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一样 。
历史上很多名人在教育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也丝毫没有含糊,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名人之一的鲁迅先生它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希望给各位家长一些启发 。
1929年9月27日,鲁迅与许广平的儿子周海婴出生 。当时鲁迅48岁,中年得子的他是个身体力行的超级奶爸,自己给海婴洗澡,不让护士代劳 。这对新手父母来说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差事,两人手忙脚乱,把孩子洗感冒了,鲁迅才同意让护士洗 。
如果民国时有微信朋友圈,鲁迅估计会成为“晒娃狂魔” 。有客人时,即使海婴在睡觉,他也要把孩子抱出来炫耀一番 。
海婴出生20天就有照片,在同时代其他孩子中当属罕见 。鲁迅每年都会带妻儿拍全家福,并在照片上认真地标注,更新儿子一点一滴的成长:海婴出生后20日、100日、6个月……习惯于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甚至作了一首诗回应朋友对他溺爱孩子的嘲笑 。这首名叫《答客诮》的诗写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
周海婴在回忆父亲时曾介绍说,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 。比如,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就用报纸打他屁股 。后来,鲁迅解释道:“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 。”
鲁迅与周海婴一起生活了七年,鲁迅称其为“小红象”,因为在信中鲁迅称许广平为“小白象”,周海婴刚生下来时皮肤红红的,所以叫“小红象” 。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 。第二天,天津《大公报》发表了他的遗嘱,其中对周海婴的嘱咐是“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
后来,周海婴遵从了父亲的遗嘱,选择喜欢的无线电专业,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成为无线电专家和摄影家,“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普通人” 。
人们常惊叹于民国时期的思想璀璨,大师云集,才子佳人,风流倜傥 。其实,那时候的很多大师也有着不凡的家庭教育思想 。
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折射父母的价值取向 。胡适和鲁迅是有着巨大的区别:胡适希望他的孩子成为社会精英,“做最上等的人”;鲁迅则不希望孩子成为空头文学家或空头美术家,他只希望孩子实实在在做人,“寻点小事情过活” 。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能折射出为人父母者的价值取向 。在这一点上,胡适和鲁迅是有着巨大的区别的:胡适希望他的孩子成为社会精英,“做最上等的人”;鲁迅则较有平常心,他在文坛行走多年,见多了正人君子们的种种丑陋嘴脸,看够了上层社会的堕落,不希望孩子成为空头文学家或空头美术家,他只希望孩子实实在在做人,“寻点小事情过活” 。胡适一生,做的都是“最上等的人”,是皇上和总统的朋友,因而,他对孩子也有一样的要求 。当年,胡适的儿子胡祖望在苏州读书,1928年8月26日,在致胡祖望的信中,胡适写道:功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个班要赶在一班的最高一排 。在一校要赶在一校的最高一排 。功课要考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 。大约是胡祖望向父亲报告考试及格了,胡适才有了“功课及格,那算什么”之说 。如果功课是优呢?胡适会不会像当今某些家长,又有别的说辞?难说 。鲁迅临去世时,留下了一个著名的遗言,这就是收在《且介亭杂文末篇》中叫《死》的那篇文章 。对于孩子的未来,鲁迅自然是希望“后来居上”的 。他说过希望他儿子做父亲做得比他还好 。但是,对子嗣未来谋生的手段,鲁迅却写下了这样的遗嘱:“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鲁迅的意思很明白,宁可做一个能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也不要做那种徒有虚名、华而不实之徒 。胡适要求孩子做“最上等的人”,什么样的人算是“最上等的人”呢?他没有展开论述,但像胡适这样,一生大约应算是“最上等的人”吧?倘若以胡适本人为标杆,似乎不好说他的孩子完成了他下达的指标 。胡适的长子是有一点出息的,蒋介石政权搬到台湾前后,胡祖望曾在他岳父驻泰国曼谷的一家公司任工程师 。1953年迁居台北以后,往返于台湾、美国间,曾任台驻美经济机构代表 。胡适的小儿子胡思杜在美国读了两所大学,都没有毕业,还几乎成了“问题青年”,终于当不成“最上等的人” 。鲁迅的儿子周海婴,现在也是一个名人了,一生在捣鼓他的无线电,似乎不好断定是否属“寻点小事情过活”之类 。周海婴写了一本《鲁迅与我七十年》,其中谈到他的儿子,也就是鲁迅的嫡孙周令飞卖爆米花一事,倒是蛮有趣味的 。80年代初,曾经发生一件给国人带来不小震撼的事:鲁迅的孙子周令飞竟然从日本跟一个“身份可疑”的台湾姑娘张纯华到台北结婚去了 。一时间,境外媒体大肆炒作,港台报刊称周令飞是“海峡两岸第一个闯关者” 。周海婴在书中写道,周令飞刚到台北那阵,有人企图利用他 。媒体一片喧哗,有的将他赴台的行动干脆名之为“投奔自由” 。有的媒体企图邀他去为其工作,他立即警惕地意识到有可能被利用而予婉拒 。他一向热衷于摄影艺术,宁愿改行学习经营之道,当起他岳父开办的百货公司的协理,也不做“出格”的事 。后来,因为修地铁,周令飞岳父开的百货公司门口临时搭起了围栏,交通受到妨碍,顾客随之大减,生意每况愈下,资金滞搁,只好关门了事 。周令飞的岳父为了躲债逃去日本,只能靠周令飞这个外来的女婿料理一切后事 。周令飞与张纯华夫妇一下子变得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便是在这样艰难的日子里,周令飞也没有做“出格”的事 。他们买了一台爆米花机,将爆好的米花批发给摊贩,以此度日 。其实,周令飞的卖爆米花,不正是鲁迅说的“寻点小事情过活”吗?仅凭这点,我认为,周令飞是不愧为鲁迅的后人的,如果他“出格”,在台湾当个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应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这里,不仅是有无才能的问题,更是有无操守的问题 。依靠自己谋生存,求发展,正是鲁迅这条遗嘱的实质内容 。周令飞不仅没有给鲁迅丢脸,实际上正是遵从了鲁迅的遗愿,是照鲁迅的遗嘱办事 。宁可卖爆米花,也不愿做“出格”的事,这有鲁迅的遗风在,这有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在,有如此风骨,我相信周令飞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不过,话说回来,哪怕他永远卖爆米花吧,哪怕他永远生活在人间的底层吧,他在人格上也比那些空头文学家和美术家来得更健全,他的生活也比病态者更接近真实和自然 。老舍说:“在我看来,(我的)儿子做木匠、瓦匠,或做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 。”人人生而平等,这是西方所谓普遍价值之一,胡适在美国折腾了那么多年,怎么还会有“做最上等的人”的思想呢?这些文字,是胡适与孩子的通信,我相信他演讲做文章时,应该不会这么说这么写的 。我们不能苛责胡适,胡适虽然是“最上等的人”,但并没有以人上人自居,他的朋友中,就有卖芝麻饼的小贩袁瓞 。尽管如此,通过胡适与鲁迅的这一对比,我要说的是,鲁迅是有平民情怀的,是有阅尽沧桑后的平常心的;同样作为“英美派”的胡适,比起徐志摩、梁实秋,要少许多“洋气”,但比起鲁迅,他确实还是高高在上的正人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