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成好习惯秘密全在这里?( 四 )


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
2. 降低行动阻力
将「行为」跟「线索」挂钩起来 , 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 , 我们的目标 , 是让大脑在获得线索信号时 , 优先选择我们想要的行为 , 将其发展为习惯 。
怎么做呢?这里的关键 , 就是不断简化步骤和操作 , 降低行动的阻力 , 让大脑在第一时间 , 能够不假思索地做出选择 。
举个例子:假设你将线索设定为「一完成今天的工作 , 我就去跑步」 , 试考虑下面两个场景:
场景一:完成工作 , 伸了个懒腰 , 这时 , 你想起「跑步」的指令 , 扭头一看 , 腰包、耳机就摆在旁边 , 运动鞋洗刷干净 , 摆在房间门口 , 半分钟就能穿戴完毕 。
场景二:完成工作 , 伸了个懒腰 , 这时 , 你想起「跑步」的指令 , 转念一想 , 还得从柜子里翻出腰包 , 找出耳机 , 运动鞋不知道扔在哪里 , 估计也特别脏……
哪个场景下 , 你会更愿意按照指令去行动?
大多数时候 , 其实就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 , 阻碍了我们的习惯养成 。
所以 , 无论你想养成什么习惯 , 特别重要的一点 , 就是「准备」—— 事先经过周密的准备 , 才能在线索生效时 , 「诱导」大脑选择我们想要的行动 。
像写书 , 我就会把所有资料 , 放到同一个软件里 , 把快捷方式放在桌面 , 一打开 , 就能立刻看到一切进度 。
记住 , 大脑永远是趋利避害的 。不要试图跟大脑对抗 , 而是要引导它 。
3. 一次只聚焦一个习惯
大家最常犯的一个误区 , 就是贪多 。
我经常见到这样的人:日程表每天都是慢慢一页 , 打卡记录上列了十几项 , 听课、读书、学英语、写作 , 每天都要检讨自己「还有哪件事没做」……
这种想法我很理解 , 毕竟 , 每个人都想把时间高效利用起来 。但关键是:这样做 , 很容易把习惯养成变成KPI 。每天都在救火 , 都在想着「如何完成今天的KPI」 。
这样是没有意义的 。
有多少人会喜欢KPI呢?想一想 , 每次当你完成KPI时 , 是会想着「真棒 , 还想再来一次」 , 还是「一想到明天又有KPI , 就觉得好累」?
所以 , 长此以往 , 会有什么结果呢?
每一次你执行完行动之后 , 它导向的 , 不是奖赏 , 而是一种「惩罚」 。
也就是说 , 整个黄金三角形不完整了 , 没法起到通过奖赏 , 来强化行动的目的 , 反之会不断地削弱我们的内驱力 。
这一点至关重要 , 却是许多人容易忽略的地方 。
之前有同学问我 , 说:您讲的方法都很好 , 但太多了 , 怎么样才能将它们都吸收呢?
我都会回答说:不要贪多 , 先从最感兴趣、最容易的开始 , 给自己设定目标 , 每天不断重复锻炼 , 直到内化了 , 不需要花精力去主动控制、使用 , 再切换到下一个方法 。
同样 , 我自己在践行时 , 也是一样的 。一个习惯 , 哪怕多么微不足道 , 我也会等到它完全被内化了 , 再进入下一个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