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成好习惯秘密全在这里?( 二 )


他们发现:当小鼠对迷宫路线尚不熟悉时 , 大脑中一个叫做基底核的部位 , 其控制运动的神经元 , 在整个过程中都保持活跃 。但当小鼠习惯了迷宫路线 , 轻车熟路找到终点时 , 基底核的神经元只在最开始和最终活跃 , 中间整个过程都保持平静 。
简而言之 , 在养成习惯之前 , 神经元是「活跃 – 活跃 – 活跃」;而在养成习惯之后 , 神经元的模式是「活跃 – 平静 – 活跃」 。
这意味着什么呢?举个例子 , 当小鼠在「学习」迷宫路线时 , 它可能需要100个神经元去监测环境、思考路线;但当小鼠已经「学会」了迷宫的走法 , 它的大脑就会把这套路线 , 整个「打包」起来 , 封装进1个神经元里面 。
所以 , 活跃的神经元减少了 , 小鼠就节省出了99个神经元 , 可以去做别的事情 。
这就是前文所述的「打包」过程 。也是习惯的生理基础 。
也就是说:当我们养成一个习惯时 , 我们的大脑 , 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 。
我们不断地在学会适应周围的环境 , 同时 , 周围的环境也在影响着我们的大脑 。
不仅如此 。当基底核「学会」了一个习惯之后 , 它就再也忘不掉了 。
Ann Graybiel 将小鼠放进一个新的迷宫 , 等小鼠习惯了新迷宫路线后 , 再通过光敏技术抑制这部分神经元 , 暂时阻断新的习惯 。这时 , 小鼠的旧习惯恢复了 —— 它们尝试着在新的迷宫中 , 按照旧迷宫的路线去走 。
更有趣的是什么呢?在这个过程中 , 神经元依然是「活跃 – 平静 – 活跃」—— 也就是说 , 小鼠会「下意识」地选择之前的习惯 , 并按照惯常的模式去行动 , 完全不需要主动控制 。
换言之 , 旧的习惯根本从未消失 , 它只是暂时被新的习惯替代了而已 。
当新的习惯「懈怠」了 , 旧的习惯就立刻见缝插针地冒出来 。
为什么很多人都想过「改变习惯」 , 但只要一松懈 , 旧的习惯就立刻故态复萌?原因就是:一旦我们养成一个习惯 , 它就会持久地改变我们的大脑 , 我们再也没有办法彻底地「消灭它」 。
这个结论看上去很可怕 , 但不用担心 —— 我们没法「消除」一个习惯 , 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能为力 。
让我们回到前面的生理基础 。
你可能会注意到:当大脑养成习惯之后 , 它的神经元模式是「活跃 -平静 – 活跃」 —— 那么 , 在这个过程中 ,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心理学家把这个过程分成三步:
活跃:首先 , 大脑需要辨识当前的情况 , 并快速作出判断 —— 应该选择「哪个习惯」 , 来应对当前状况 。
平静:其次 , 大脑选择了某个习惯 , 开始按习惯行动 。
活跃:最后 , 大脑完成行动 , 并获得奖赏 , 以此来告诉自己「我选择的习惯是正确的」 。
这就完成了一次循环 。我们就在这样的循环中 , 不断地强化着我们的大脑回路 , 强化着一个个习惯 。
这就是 Charles Duhigg 所说的 , 习惯的「黄金法则」:线索(cue) , 惯常行为(routine)和奖赏(rewards) 。

怎么养成好习惯秘密全在这里?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