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条找水 铜水在哪里

在绿波荡漾中 , “你在哪儿?”、“我在哪儿?”、“战场在哪儿?” , 这是我们常问自己的几句话 。对此 , 有人提“鱼道”和“鱼窝子”之说 , 并针对季节和气温编了顺口溜和谚语 , 如“春钓边 , 夏钓潭”、“三伏钓早晚 , 春秋钓中间”等等 。
究竟有没有既准确又简便的方法能找到鱼的踪迹呢?下面介绍三条寻找鱼儿的技巧 , 供钓友参考 。
第一:鱼儿觅食的规律 。
【铜条找水 铜水在哪里】鱼儿贪恋饵料 , 哪里有食物就会往哪里聚集 。水下的腐烂植物 , 小虾小虫;水面的浮游生物 , 柳絮杨花 , 草叶昆虫等等 , 都是鱼儿追逐的对象 。就水下言 , 草墩苇根处 , 水底的乱石、草叶堆积的地方 , 也都是鱼儿觅食之处 。

铜条找水 铜水在哪里

文章插图
俗话说 , “钓草不钓光”是指在草墩苇丛处钓鱼 , 要把鱼钩下到它们的缝隙中或边缘处 , 不要下到光亮的水面 。“钓脏不钓光” , 这个“脏”指的是水下有乱石草叶等物 , 只有这些地方才能孽生繁衍和聚集虫虾 , 它们当然是鱼儿的美食 , 能招来各种鱼儿 。
在这里下竿虽有可能挂底 , 但确有鱼可钓 。光洁平整的地方是留不住鱼的 。
养鱼池经常投料的地方 , 自然是鱼儿聚集的场所 。另外 , 海边的礁石、山湾回流、人工鱼礁、桥墩等处 , 也都是鱼儿爱聚集的地方 。钓手自己用饵料打窝子 , 这是诱鱼聚集的最好方式 , 但只限于静水 。
此外 , 还可用草捆成捆 , 加石块沉入水底 。或用网兜装菜叶、青草加石块沉入水底诱鱼 , 效果都不错 。
第二:掌握温度变化 , 寻找鱼儿 。
鱼儿也是怕冷怕热的 。随着天气的变化 , 会随时随地游到水温最适宜的地方去 。谚语说:“昏秋钓阳夏钓阴” 。春秋季节正是冷暖交替之际 , 岸边水浅易被光晒透 , 水温自然高于深水区 , 鱼儿趋温而来 。夏日水面温度高 , 鱼不耐热 , 自然游向阴凉处或深水区避暑 。
铜条找水 铜水在哪里

文章插图
在某个水域中 , 因下雨或其他原因 , 突然增加大量凉水 , 使水温明显降低 , 鱼儿突然受到凉水的刺激 , 可能潜伏不动 , 更不会咬钩吃食 。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两三天)水温趋于正常 , 鱼适应了新的水温 , 才能咬钩吃食 。
第三:在富氧的水域中寻找鱼儿 。
鱼对氧的需求不亚于人类 , 有氧则欢 , 缺氧则死 。水中最富氧的地方 , 一般也是鱼儿最多、最活跃之处 。水在翻腾流动时 , 易将空气中的氧溶于水 , 因此 , 在静水域的入水口 , 人工养鱼池的增氧机等处 , 都是鱼儿最爱聚集的地方 。
刮风时的迎风岸边 , 除有大量浮游生物、水草虫虾被风浪送过来之外 , 风浪也可使水中的氧气增多 , 鱼儿寻氧觅食自然会往这里聚集 。当然 , 迎风投竿会增加些难度 , 钓手本身也要辛苦的多 , 这就需要钓手权衡利弊做出判断 。
下雨也能将空气中的氧溶于水中 , 尤其是闷热的炎夏 , 气压较低时 , 鱼儿也特别难受 , 养鱼密度大的水池中 , 如无增氧设备 ,  鱼儿将会浮出水面 , 严重时就会出现“翻坑”死鱼 。如这个时候下雨或刮风 , 情况会有所缓解 , 所以雨后钓鱼 , 也是上鱼的好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