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白手起家故事400字 创业故事白手起家故事( 四 )


朋友们都劝李嘉诚,算了,干脆把厂子卖掉,还了债,自己到别人的厂里去做工 。凭他的能力,一定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待遇不会差的 。
李嘉诚不愿意这样做 。
只有在困境中不屈服的人,才有成功的可能 。
【创业故事白手起家故事400字 创业故事白手起家故事】 他冷静地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操之过急,生产与销售配合得不好 。他果断地收缩生产,把得力的工人派出去搞推销 。他自己也背着产品跑遍了香港,拜访了上百个代理商 。长江厂的产品毕竟质量好,很快就得到了几个代理商的支持,他们预付了一笔定金给李嘉诚,使他终于渡过了这个难关 。
李嘉诚又发现,各大商店几乎都没有塑胶花卖 。香港人是喜欢摆设的,应该会欢迎逼真、漂亮又便宜的塑胶花;而塑胶花的生产技术要求并不高 。他毅然决定,大量生产各种各样的塑胶花 。果然,塑胶花很快进入了千家万户,也为李嘉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
有哪些“白手起家”的例子?白手起家创业故事之一:卖冰棍起家
1979年,我已在安徽东至县胜利镇余村当了3年的生产队长,一成不变的生活让我厌倦 。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东拼西凑了2万元钱,在村里办起了一个冰糕厂 。后来发现放录像挣钱,又开了录像厅 。当时消费市场比较活跃,我又搞起了商贸,做副食、百货、家电等的批发……总之,什么不违法又能赚到钱,我就去做 。1988年,国家开始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而安徽个人收入调节税就是从我身上开征的 。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我的商店会越开越多,但 1989~1990年,国家开始对私营经济进行打压,即所谓的“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刚刚萌芽的私营经济开始停滞不前,大批民企倒闭 。我的商店虽然没垮,但在三四年的时间里真正是举步维艰!苦撑到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让我嗅到了变化 。1993年成为我创业经历的转折点,这一年,我创办了安庆南翔贸易公司,主营糖、酒批发业务 。短短两年时间营业收入就达到2亿元,跻身当年“全国最大型私营企业500强” 。
小企业管理容易赚钱难,大企业是赚钱容易管理难 。我在公司常说“规则第一,董事长第二” 。任何一家企业要发展壮大,我认为规则要摆在第一位 。我们企业的高管办公室里都有一份授权书,上面有四句话:你的权力是领导团队科学打造规则;你的权力是带领团队严格执行规则;你的权力必须在规划中量化;你的权力不能凌驾于规则之上 。
十多年来,我们一直遵守这样的规则,最初很艰难,但长期坚持会对企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一年不去上班,对企业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
建言重庆:重庆刚刚出台的对微型企业的扶持政策很好,是真正的富民政策 。我个人认为重庆市政府可考虑建立专门的微型企业创业园,为微型企业提供交流平台的同时,也可获得聚集效应,吸引外来投资 。
白手起家创业故事之二:从修鞋匠到亿万富翁
我13岁初中毕业那年,父亲意外受伤卧床不起,我是长子,为了养家糊口只好辍学子承父业,当起了走街串巷的修鞋匠 。修皮鞋的活我一干就是3年,因为手艺好,慢慢有了固定客人,生活也得以为继 。上世纪80年代初,温州掀起一股低压电器创业潮 。1984年,我转行和几个朋友开始生产低压电器开关 。我们4个人没日没夜地干了1个月,只赚来35元,我的3个合作伙伴都很沮丧,我却觉得兴奋,因为我看到了一条通往财富的路 。当年7月我和朋友一起投资5万元办起了一个简陋的“乐清县求精开关厂”,从此开始正式涉足电气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