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职场 脉脉职场特别版和职场版有什么区别( 三 )


“虽然创业之前 , 无论是做技术还是做产品 , 你同样要花很多时间去揣摩用户的需求 , 去应对改变 , 但是真正自己创业了 , 心态就完全不同了” , 说到这里 , 林凡很同意采访人员“玻璃心”的说法 , 他连说了四个“对” , 笑着说 , “每天压力很大的 , 像我的话天性比较乐观 , 实在遇到特别悲摧、特别郁闷的事啦 , 我就扭头看电影、打游戏就好了 。”
但是很多事情还是必须去完成 , 甚至冒着短期牺牲用户增长 , 引发用户不解的风险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脉脉在注册后需要上传通讯录才能正常使用 , 即便是在现在 , 很多用户仍然会对此多有“戒备” 。
“我们其实前期的时候想藏着掖着 , 不想让用户知道这件事情 , 用各种大家都知道坑蒙拐骗的方式 , 总之让你上传通讯录 , 但现在 , 在正式使用之前安装程序就会提示用户 。”在他看来 , 上传真实的通讯录并不是一种所谓的“假公济私” , 而是必要甚至是“核心”之举 , “其实就像Face book出现时 , 实名网络对用户的冲击一样 , 需要过程去理解和消化 , 愿意实名的人最终会收获并体会到价值 。”
林凡认为 , 上传通讯录可以将现实中的人脉迅速导入 , 避免了重新建立关系的冗杂过程 , 而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强关系 , 才是真正可能解决问题的人脉 。
林凡和搜狐小狐狸合影
脉脉在功能和界面上有很多尝试 , 一些成为了行业中的独特标签 , 比如说“匿名八卦”板块;一些则成为了行业借鉴的经验 , 比如二度的人脉拓展思路;一些也激发了未来可能的商业模式 , 比如红包功能 , 等等 。
事实上 , 如今的“匿名八卦”板块成为一个很有利于传播吸粉的特色板块 , 脉脉的员工们在自己的朋友圈上会经常分享一些有趣的职场话题 , 比如引起口水大战的“美团和乐视哪个公司运营岗好一点”、绘声绘色的故事会剧情“被女HR潜规则后……”等等 , 脉脉的这项匿名八卦实际上比“秘密”出现的更早 , 在林凡看来 , 这无疑中和了“实名网络”的严肃 , 给人的情绪一个出口 。
在林凡看来 , 这就是在成熟团队和创业团队的区别 , “在有支持的创业团队里面 , 是想着怎么做好 , 而在创业团队里 , 你是始终在想着如何活下去;同样 , 在成熟团队里 , 你想的是创新 , 更多情况下微创新就已足够 , 但是在创业过程中 , 如果没有大的资源帮助你的话 , 微创新的结果是你很快被人超越 。”林凡说 , 不同于之前你可以单枪匹马 , 孤胆英雄 , 创业需要更多的人来帮你把事情做好 , “让更好的人、更大的资本进入到这个体系里面来创造价值 。”
职场社交不是爆点导向 , 难点在克服即时成就感
不同于其他创业行业三天一话题 , 五天一头条 , 十天上次论坛的“热跳”表现 , 职场社交似乎并不那么“吸睛” , 这也是很多评论文章对中国商务社交提出的疑问 。
在林凡看来 , 爆点或是锐点 , 适用于绝大多数工具类创业 , 因为功能越多 , 用户的困惑就越多 , 需要打磨的环节和细节就会越多 , 但这唯独不适用于职场 , “职场的不同群体的需求不同 , 商务、采访人员可能对结交人脉的需求较大;每天坐在办公室里的 , 比如说程序员、产品经理、行政、前台等 , 他们可能更多需求是八卦一下、吐槽一下;而着急换工作的 , 可能满眼都是职位 , 而急需招人的则可能满眼都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