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小孩》:让孩子快乐地做小孩,他才能做快乐的大人

生活中 , 很多父母总是过度焦虑 , 甚至将自己的焦虑转移给孩子 。 他们吃过没有文化的亏 , 就想让孩子好好学习 , 将来考个好大学 。
他们强化了考个好大学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性 。 所以他们从娃娃抓起 。 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重视孩子的教育 , 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性 。 他们重视孩子的每一次成绩 , 每一科的成绩 。 为了确保孩子可以专心学习 , 考个好的大学 , 他们包办了孩子除了学习以外所有的杂事 。
他们这样做的后果是 , 让学习这一件事成了孩子价值的体现 。 我学习父母在亲戚朋友面前才有面子 。 我学习不好 , 对不起父母的辛苦付出 。
在父母反复强调学习重要性的重压下 , 孩子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 。 他们的生活因为不够丰富而不快乐 。
《你好,小孩》:让孩子快乐地做小孩,他才能做快乐的大人
文章图片
有一次周末 , 我出去玩在景点开开心心地拍照片 , 旁边有一位妈妈带着孩子来玩 。 他们不是拍照片 , 不是欣赏美景 , 而是妈妈换个地方在对孩子进行说教 。
我今天花了300多块钱带你出来玩 , 回去了你要把游玩的事情写成一篇作文 。
妈妈在说 , 而那个孩子脸上完全没有游玩的喜悦 。 我很心疼那个孩子 。 难得有一天可以和妈妈一起出来玩 , 而妈妈担心的仍是学习 。
好好地陪孩子玩 , 给孩子拍美美的帅帅的照片 , 让孩子感受到游玩的快乐 。 这些难道不比写一篇作文重要吗?
孩子感觉快乐了 , 他正好有一篇作文要写 , 他当然愿意记录和妈妈出去游玩的美好体验 。
然而当写作文这件事是妈妈提议的性质就变了 , 孩子会感觉到压力 。 本来写作文这件事就已经够让他头痛了 。 现在妈妈还在边上盯着 , 真是愈发头痛了 。
《你好,小孩》:让孩子快乐地做小孩,他才能做快乐的大人
文章图片
《你好 , 小孩》这本书里提到一个观点:父母坐副驾驶 , 把驾驶座的位置还给孩子 。
那是孩子的人生 , 父母要是充当驾驶员孩子的乐趣在哪?父母退回到副驾驶 , 同时管好自己的嘴巴 。 在要紧的时候出言给孩子建议 。 而不是一路上担心这个 , 担心那个 , 嘴上一直说个不停 。
这样不仅不能帮到孩子 , 甚至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
《你好 , 小孩》的作者李小萌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 , 让我深受感触 。
她说她认识一个月嫂 , 那个月嫂自己没有多少文化 , 初中毕业 。 等孩子考上大学以后他才出来工作 , 她一直在家带孩子 。 他们家并不富裕 , 最穷的时候银行卡上只有几十块钱 , 家里的主要收入靠老公一个人打工 , 而她在家一边种地一边陪孩子 。
他们两个商量好 , 一方多抽空陪孩子 。 钱挣不完 , 而孩子转眼就长大了 。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 。
而妈妈陪伴孩子的方式 , 不是跟孩子说各种大道理 , 而是让孩子开心 。
《你好,小孩》:让孩子快乐地做小孩,他才能做快乐的大人
文章图片
还有快高考的时候 , 有一天她从地里回去 , 看见孩子把腿绑在桌子腿上 , 她一看就急了 , 说儿子你干吗呢!一边说一边给他解 。
她儿子说:我老想站起来 , 没法专注在复习上 , 就把自己绑上 。 他妈说:儿子你傻呀 , 考上就上 , 考不上咱家有地 , 不想种地出去打工 , 还可以复读 , 不要这么难为自己 。
你最近喜欢班上哪个同学?妈帮你追去 。 儿子说:妈 , 你能不能长大一点 , 成熟一点?她就这样逗孩子开心 , 宽慰孩子 。
她孩子洗澡的时候喜欢唱歌 , 跑调得一塌糊涂 。 她就跟周围的邻居说 , 谁也不许说我儿子唱歌跑调 , 他在发泄他的情绪 , 他在疏解压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