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孩子的读、写能力,我们可以怎样培养?( 三 )


反而如果我们太过迫切希望孩子读完就必须获得对成绩提高有帮助的“收获” , 会破坏了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 。
把“读书”就当成“读书” , 而不是为了“考试” , 收获反而会更大 。
3、分享阅读收获
家长分享自己的收获本身会起到榜样的作用 , 同时也会让孩子相信阅读的好处确实很大——你看 , 不光是我有收获 , 就连爸爸妈妈读书之后也有收获……
而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收获远不止检验他们读书效果那么简单 。
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孩子的读、写能力,我们可以怎样培养?
文章图片
它会对孩子的归纳总结能力、表达的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等都有很重要的积极影响 。
只要孩子的认识不存在巨大的偏差 , 那就不要强行改变孩子的认知 。
例如家长希望孩子阅读完之后收获A、B、C , 但偏偏孩子收获最大的却是D、E、F , 那么你觉得A、B、C是不是只能通过读这本书获得?如果是 , 你就进行补充就好 , 如果不是 , 那你又何必纠结于此?
对孩子的收获给予肯定会鼓励孩子继续阅读、继续思考的 , 而随着孩子的成长、能力的提升 , 很多即便是我们不说的收获 , 他们也一样能够获得的 。
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孩子的读、写能力,我们可以怎样培养?
文章图片
不要忘了我们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 而不是为了让孩子通过阅读绕了一大圈来获得某些我们想让他们获得的“收获” 。
如果我们真的想让他们去理解、掌握那些“收获” , 又何必非要依赖“阅读”这个方式?
如果你真的很纠结“收获” , 那么下面“写的习惯”你就更好好思考一下了 , 因为“写”更多会侧重于“收获”——没收获也写不来 , 不是吗?
02.写的习惯
惯写日记 , 有话则长 , 无话则短 , 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老师有没有能力 , 有没有思想 , 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 , 看日记能看出老师的水平 , 更能看出学生的水平 , 一分钟、三五十个字 , 坚持住、写下去 , 这就是决心 。 我二十年不批改学生作业 , 但我说一句话管二十年 , 就是每天一篇日记 。
我们看魏老师说的“写的习惯”更像是针对老师提出的建议 。
说到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一下我孩子的语文老师 , 在整个小学阶段 , 孩子的语文老师不但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孩子们培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也在不断培养着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
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孩子的读、写能力,我们可以怎样培养?
文章图片
孩子的老师从来不会只告知要读什么书就不管了 , 她会利用很多的时间带着孩子去赏析、去分享、去鼓励孩子们分享交流阅读收获 。
年级升高之后会带着孩子们去做“整本书阅读”训练以及让孩子写日记、周记(天天写觉得太辛苦 , 所以后来改成一周写1-2篇) , 再高年级之后则开始教孩子们如何在阅读中进行批注等等 。
上面我们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是真的落实到实处了 。
在“写”的这点上 , 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其实重要的是“写” , 至于写什么、写得好与差其实不重要 , 只要孩子能写 , 能有一个写的习惯就非常棒了!
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孩子的读、写能力,我们可以怎样培养?
文章图片
在这里我分享一个我曾经在孩子小学低年级时候跟孩子做过的一种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训练方法 。
在我孩子二年级的时候(孩子现在已经初二了)我们曾经一起读学校发的一本阅读书 , 然后我和孩子分别写下各自的阅读收获 。 相关的照片现在确实都找不到了 , 书也都卖了 , 但之前写过这样的一篇文章《父母如何有效指导二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有兴趣的可以在网上搜一下 , 作者是“随便看看微笑不语”这是我之前的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