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卖家过河,亚马逊“拆桥”( 三 )


多数卖家其实只会花5%-8%的营销费用在广告上 。无法刷单后,卖家站内广告的花费可能翻倍 。而在亚马逊上打广告的费用也变贵了——2020年,亚马逊广告的平均点击成本为0.85美元,目前这一成本上升到了1.2美元,涨幅超过40% 。
这种投入反映到了亚马逊2021年第二季度的财报上 。报告期内,其他(广告)营收为79.14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87% 。
这一轮封店,既是亚马逊对流量分配的整顿,也是为广告费增收的手段 。
未来怎么开店,则成了中国商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
分野:第三方还是自建
目前B2C卖家做跨境电商,主要有两种路径选择:
1)进驻第三方平台运营,依靠亚马逊、eBay、速卖通和wish等海外电商平台开店 。这也是目前主流的方式 。按卖家的风格,可以分为铺货型卖家和品牌型卖家 。
前者进驻的平台不局限在亚马逊,倾向于以量取胜,哪里有店就开哪里 。比如2011年成立的易佰网络 。它避开了服装、消费电子等更新换代快、滞销风险高的品类,选择从家居园艺、健康美容、汽车摩托车配件、工业及商业用品等蓝海品类切入,SKU在40万个左右 。2019年底,公司在各平台共开设1614家店铺,同比增加近一倍 。在阿里旗下的速卖通(345)的开店数量还高过亚马逊(334) 。
品牌卖家,则希望打造自有品牌达到品牌溢价目的,比如卖充电类产品的安克创新 。公司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销售费用与收入相当的傲基科技相比,要低15%甚至更多 。研发费用率却常年超过5%,是后者的4-5倍 。安克创新的精品化,与亚马逊重产品的推荐机制相符,公司有七成的销量来自亚马逊渠道 。
不过,在亚马逊上的生意可能越来越难做了 。一方面,要面临同行的内卷,另一方面,还要面对来自亚马逊自营产品的"不正当竞争" 。
欧盟去年指控亚马逊利用大数据,使其自营能够销售最畅销产品,这一行为损害了第三方卖家的利益 。2019年,羊毛运动鞋品牌Allbirds的管理层控诉亚马逊山寨了自己的款式 。亚马逊的这个新自有款,售价只有Allbirds品牌的一半 。

中国卖家过河,亚马逊“拆桥”

文章插图
亚马逊“山寨”的产品鞋
第三方平台和卖家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总可能在"客大欺店"和"店大欺客"之间摇摆 。虽然亚马逊的这一波封店,可能让商家投入其他第三方平台的怀抱,但其他平台积累足够的流量后也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 。
2)卖家自建独立站点,通过自有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平台可能是综合性的,也可能是垂直性的,比如专注女性快时尚的SHEIN 。这种自有电商与第一种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流量 。卖家无法抱现成流量的大腿,需要自行引流,但它不用担心来自第三方平台的压力、数据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上限更高 。
中国B2C跨境电商自建平台SHEIN,2020年营收翻倍至近100亿美元,连续第八年营收增长超过100% 。在美国,它的风靡程度已经可以和亚马逊比肩了 。
就自身而言,SHEIN的成功依托了两方面 。首先是国内高效的服饰产业供应链,这使它能够用快反+低价的生产策略并主打性价比 。2019年,SHEIN共上新15万款,远远甩开Zara每年的1-2万,同品类价格却只有后者的一半 。其次,SHEIN在成立的第三年(2011)就开始利用网红在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上推广 。那时的合作比较便宜,网站几乎所有流量都来自于KOL的引流 。
就环境而言,美国电商的格局更加分散,CR5的市占率(54%)甚至低于中国阿里一家的市占率(56%),业态也更丰富,除了亚马逊和eBay,苹果官网、传统商超沃尔玛的线上部分以及家居建材的垂直电商平台家得宝,也都出现在了前五的榜单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