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不小,培养独立的孩子从小事做起

小事不小,培养独立的孩子从小事做起】“妈妈 , 让我来开门 , 让我来开门 。 ”那天 , 我带着晨晨逛完超市来到小区门口 , 正准备拿出钥匙开小区大门时 , 不到三岁的晨晨看着大门 , 十分着急地对我说 。
“你这么大点的小孩哪会开门啊!”我笑着说道 。 可是 , 话一说出口 , 我就后悔了 , 或许应该让他尝试一下 , 我不应该打击他的积极性 。 于是 , 我又微笑着把钥匙递给他 。
可是 , 门禁太高 , 他使劲踮起脚尖去够 。 看到孩子怎么够也够不到 , 我随口说道:“要不 , 还是妈妈来开吧 , 门好像有点高 。 ”
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 , 孩子急得语无伦次地说:“妈妈 , 我要 , 我要 , 我要自己开 , 你把我抱起来 , 我就可以勾到了!”
孩子这句话让我大吃一惊 , 不由暗自感叹:“我怎么就没想到这样为他提供帮助呢?”我的本意是想帮他 , 实际上却是想用行动代替他自己要开门这件事的行为 , 而孩子是多么想自己尝试 。
小事不小,培养独立的孩子从小事做起
文章图片
想到这里 , 我双手一把抱住他的腰 , 往上一提 , 只见他拿着钥匙扣 , 顺势在门禁上一放 , “吧嗒”一声门开了 , 孩子高兴地“咯咯咯”笑了起来 , 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 仿佛自己做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一样 。
就在我陷入沉思时 , 晨晨用力挣脱了我的怀抱 , 并从我手里抢走了购物袋 , 拎着购物袋 , 边走边唱 , 还不忘踢踢路边的小石子 。
看着孩子快乐地走在我的前面 , 我突然发现我们父母总是把孩子当孩子 , 虽然想着为他提供帮助 , 实际上却是用行动代替孩子做某事的行为 , 无意中剥夺了孩子尝试做事的机会 , 孩子自然体会不到做成一件事的成就感 , 就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 所以 , 父母包办并不利于孩子走向独立 。
尽管大多数父母都知道包办并不利于孩子走向独立 , 但我们依然是那个不放手的父母 。 究其原因 , 首先 , 我们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 , 不相信孩子有能力完成这件事;其次 , 习惯使然 , 我们习惯做事 , 习惯用行动代替孩子做某件事的行为;然后 , 我们嫌孩子做不好 , 结果是越帮越忙 , 不如自己来得省事;最后 , 我们的内心不够强大 , 我们总是担心孩子受伤 。 正是这三方面原因 , 导致我们在养育孩子时 , 无法做到真正放手 。
小事不小,培养独立的孩子从小事做起
文章图片
孩子的成长就是不断和母体分离的过程 。 孩子从脱离母体那一刻开始 , 他就已经是一个独立个体了 , 然后不断与父母分离 , 比如:第一次离开妈妈的怀抱学会爬行、第一次踉踉跄跄走出妈妈的怀抱、第一次离开家去幼儿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 他不断用这些行为告诉我们 , 他开始慢慢走向独立 , 开始慢慢长大 。
只是孩子尝试着离开我们的怀抱 , 尝试着走向独立 , 父母却总以爱的名义阻止他去尝试 。 比如 , 当孩子想来择菜时 , 我们总会说“去 , 去 , 一边去 , 弄得到处都是 , 还不如我自己来得省事”;当孩子想来拖地时 , 我们总会说“小心摔倒 , 你去玩吧 , 妈妈来拖”......在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中 , 孩子慢慢地丧失了做事的动机 。
结果 , 等孩子长到我们以为他可以做事的年龄时 , 孩子却不如我们所愿 , 父母不是痛定思痛 , 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 而是责备孩子什么都不会 。 除此以外 , 还满怀焦虑 , 焦虑孩子长大了什么事都不会做怎么办 。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