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Z世代兴趣调查报告:我们发现了7个趋势( 三 )


这指向年轻人“兴趣实用化”的另一层表现,兴趣不仅是为了休闲,还要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实际有用 。即便是文化娱乐项目,年轻人也尝试追逐更丰富、更实用的价值 。
比如说,在音乐这个类别中,他们填写的兴趣不仅有听歌、唱歌,还包含相当比例的音乐制作 。在兴趣链条上,很多年轻人不仅要做末端消费者,也意图当生产者,去收获别人的热爱,也尝试去拿更摸得着的回报 。
05、兴趣追求更强更专业,正发展为新兴职业

?2021年Z世代兴趣调查报告:我们发现了7个趋势

文章插图
不管10000个小时定律是否真的成立,当人们把一件事当正经事业去打磨,往往能成就点啥 。年轻人的兴趣爱好也是如此 。
不再用业余来形容爱好,大多数兴趣投入者也不想“随便玩玩” 。要搞兴趣,就要追求更强更专业 。
评估自己在爱好上达到了什么水平时,接近一半的年轻兴趣投入者认为自己是“入门级选手,摸到了点门道“,超过2成人认为自己已经是“老鸟级选手,具备一定专业度” 。
在任何领域,如果已经具备专业度,就能靠它赚钱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打破兴趣爱好只是玩玩的刻板印象,玩着就把钱给赚了 。
一些年轻人足够专业,兴趣就发展为职业,真正成为一种实用技能 。我们曾发布过青年新职业报告,其中有一大类新职业,就由曾经那些“不务正业”的兴趣爱好发展而来,比如说剧本杀编剧、球鞋鉴定师、职业COSER、潮玩设计师等 。
06、由兴趣结识同好和情感交流,正成为年轻人扩大社交圈的重要方式
?2021年Z世代兴趣调查报告:我们发现了7个趋势

文章插图
对于Z世代兴趣投入者,同好至关重要,过半人会通过寻找同好来发展兴趣爱好 。
年轻人在寻找新朋友时最看重性格,兴趣仅排在第3位 。对于年轻人,以兴趣为起点的同好,并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但同好可能更重要 。
Z世代成长生活在不确定性、流动性更强的时代,客观上长期稳定的友情难以维持 。他们更自由也更缺少归属感,现实中的情感无处安放,所以需要一个共同的容器,去消解孤独感和不安全感 。
兴趣同好部落,是当下普遍存在的集体情感容器 。
在本次调研中,QQ群/微信群、线下聚会、微博/豆瓣/贴吧等社区或论坛,是年轻兴趣投入者与同好交流的最主要方式 。以社交app建群、线下见面聚会和社区分组等形式,建立一个固定的据点,年轻人得以脱离现实身份,以相同的兴趣作为标识,组建部落——在另一个研究场景中,我们称之为亚文化圈层 。
不过,拥有共同兴趣,是这个同好部落形成的第一步,年轻人要获得群体认同和归属感,还需要更多互动,形成独特的情感纽带 。
07、兴趣成为年轻人彰显自我、表达自我的重要出口
在年轻人的兴趣爱好链条中,“自己”“自我”不仅出现于发展兴趣的契机口,也存在于目的端——在兴趣里自我表达,在表达里强调自我 。
前文提到,越年轻,就有越高比例的兴趣投入者认为,兴趣爱好意味着自我表达;在00后兴趣投入者中,这个比例是56.8% 。
过去年轻人自我表达可以通过诗歌、散文……如今则更加广泛,大家在各自的兴趣爱好中都可以创造,成为创作者 。
这得益于互联网普及,使得文化工业生产的各个专业化环节,成为普通人也可以获得的资源 。年轻人能更容易地拥有生产技能与传播渠道,于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文化生产,创造自己的意义、快感与身份认同 。
那么,年轻人都想表达什么呢?我们采集了爱奇艺《少年说唱企划》第1-7期节目中18-24岁年轻说唱爱好者的歌曲歌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