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文章插图
我们大家都知道幼儿是人生的初始阶段,什么东西都要来学习,而且小孩子学东西是很快的,所以平时一定要交小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十分关键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不知道各位朋友们了解哪些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呢?相信这也是很多的家长们想要知道的问题了,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
【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哪些方法呢?关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各位家长们一定要多加注意,给小孩子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才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帮助,当家长的才不会因此有缺憾 。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而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 。
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应当培养幼儿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 。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 。”具体有道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等 。鉴于幼儿身上发育的特点,从不剩饭,自己穿脱衣服,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用完的东西放回原处,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等 。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等打下基础 。
一、循循善诱,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
在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 。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 。开头的时候,我只要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 。比如,上课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等 。接着,提出关于社会行为的要求,比如,待人要有礼貌,看到老师阿姨要问好,接受人家的礼物,或者得到人家的帮助要道谢等 。
从幼儿的能力来看,既是履行一些内容极其简单的要求,也要做出巨大的努力 。如果教师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们接受不了,那么这样的要求就会落空 。当幼儿做不到教师的有些要求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并且对教师的话产生怀疑,不信任教师了 。
当我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比如,要求幼儿对人要有礼貌 。我就这样告诉幼儿:早上入园的时候要向老师、小朋友问声好;回家的时候要说声“再见”;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要求幼儿讲卫生,我就说,我们要做个讲卫生的孩子,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要求幼儿午睡时脱下的衣服裤子叠好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要求具体明确,幼儿才好照着去做 。幼4家4儿童
二、不断鼓励,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 。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 。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时候,往往有个别幼儿起来小便,脚步走的很重,就给他一个暗示,提醒他矫正;当幼儿小心走路的时候,就微笑着点头表示他做的对 。又如我们班有个新小朋友叫魏晓蕾,胆子特别小,他不习惯集体生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往往不敢去做 。对于他来说,我们需要让他养成合群的习惯 。我就运用各种方法来鼓励他 。先是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 。如上美工课的时候,让他来分发美工纸;吃午饭时候,让他来分筷子 。经过一次两次的锻炼 。他的胆子慢慢大起来了 。接着,我还训练他在大众面前讲话的习惯 。一次在学习儿歌《老师的手》的时候,我提问全班的幼儿:“老师的手可以做什么?”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提问之后我就有意识这样说:“老师准备请一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回答这个问题 。大家看看谁最近以来比过去勇敢了?”小朋友们不约而同提到了魏晓蕾,他也就大胆地站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 。当幼儿受到鼓励的时候,他们为了要从自己的行为中得到愉快,也就会自觉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