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变成“新势力” 起亚迎来发展新阶段( 二 )


  对于起亚来说,到2026年前推出11款电动车,将会从产品层面对接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巨大需求,从而为完成2030年的目标打下基础 。
  在中国市场,起亚将会每年推出一款以上的专用电动车,完善电动车型产品线,以覆盖尽可能多的用户群体 。
  而且事实上,中国不仅是起亚在全球重要的单一市场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将为起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前进基地,其中盐城工厂也将成为起亚在全球重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 。
  起亚的技术实力
  实际上,作为背靠现代集团的起亚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具备相当深厚的技术积淀 。
  即使从全球层面看,起亚也是仅有的价格布局多个技术路线的车企之一,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包括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等主流技术方向 。
  就中国市场而言,现在起亚的纯电动车型EV6在全球也获得了韩国和欧洲用户的初步认可,预计将会作为拳头产品引入国内 。
  今年10月份,这款车获得了“2022德国年度汽车评选”最佳车型奖 。11月份,EV6获得了《TopGear》的“年度跨界车”荣誉 。
  中国市场的特色之处在于,虽然纯电动车型在市场上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但混合动力车型以及插电混动车型也受到欢迎,这源于中国市场的容量足够大,同时用户的用车场景也并不完全相同,
  对于起亚来说,这意味着其所涉及的几乎所有技术领域,都能在中国找到落地应用场景——既能满足当下的用户需求,同时也能兼顾未来的氢燃料电池时代的发展机遇 。
  这能带来两个好处——一是让起亚迅速根据发挥自己的优势,捕捉到市场热点,把自己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二是实现更高程度的本土化战略 。
  值得一提的还有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
  到目前为止,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已经是新能源车“智能化”的标准配置,而起亚也在其他区域研发这一至关重要的系统,但是在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为了产品的迅速投放,起亚也有可能通过与本土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供应商合作,实现更加符合中国道路特点的自动驾驶辅助驾驶体验 。
  实际上,起亚已经在着眼于中国用户的需求,加大包括技术研发等领域的投入,在已有烟台研发中心的情况下,还在上海建立了数字研发中心,以适应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 。
  这也符合当前传统车企纷纷转型的趋势 。
  事实上,起亚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这么做了 。
  2019年,起亚就推出了“新能源车型+传统车型”的双线战略布局,这是起亚加大在华新能源布局的重要尝试 。而在全球市场,起亚的转型升级看起来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
  在2021年年前11个月,起亚的母公司现代起亚在海外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了30万辆,其中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3万辆,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
  高效组织建设
  尽管起亚已经从顶层设计和技术、产品导入等层面完成了战略转型布局,但在高效组织构成的执行机构,以及渠道等层面,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
  从合资公司的角度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所有的合资公司扮演的基本角色就是海外车型的导入执行机构,往往具有超长的汇报和决策链条,哪怕一个微小的本地化改动,都要经历冗长的决策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