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避免孩子沉迷手机,那孩子沉迷手机时,父母不仅不能批评指责,甚至提醒都不应该

写这样的标题可能又要挨喷了 , 不过这不是我故意起这样的标题 , 而是因为要想控制孩子避免沉迷手机 , 父母就真的必须这么做 。
最近我在宣传“肯定式教养”理念的过程中 , 发现一些父母对于孩子玩手机有着严重错误的认识 。
在开始文章之前 , 我先简单介绍下什么是“肯定式教养”和“否定式教育” , 因为有些朋友是刚接触这两个概念 , 不理解这两个概念 , 在下面阅读中就会遇到障碍 。
所谓的“否定式教育”就是父母指出孩子的缺点不足 , 然后给予否定 , 要求孩子从身上剥离这些缺点 , 从而达到让孩子优秀的目的 。
而“肯定式教养”恰恰相反 , 它不关注孩子缺点不足 , 而是关注孩子表现好的一面 , 肯定表扬孩子 , 强化孩子好的行为 , 让孩子越来越好 , 当然也就达到了让孩子优秀的目的 。
宣传的肯定式教育过程中 , 我经常举得一个例子就是孩子玩手机问题 , 教父母如何用“肯定式教养”理念帮助孩子做到有节制的玩手机 , 关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而不要监督控制孩子 。 因为我用的是“肯定式教养”的方法 , 这种方法颠覆了父母以往的“否定式教育”教育理念 , 父母不理解是正常的 , 但是评论里有一种言论却让我感到震惊 。
很多评论说:孩子自控力差 , 肯定是难以控制玩手机的 , 因此“肯定式教养”是行不通的 , 只有父母控制才有效 。
我想这大概也就是父母喜欢采用“否定式教育”理念的背后原因吧:因为不相信孩子的自控力 , 所以只能靠父母的控制来管教孩子玩手机 。
但我很想问下这些父母:难道自控力是天生的?等到孩子长大了就自然具备很强的自控力了?
自控力来自于哪里
按照这些父母的逻辑 , 显然自控力应该是天生 , 不用父母专门的培养 , 等到孩子长大的一定程度就自然具备了很强自控力 。 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 , 不具备自控力时 , 就要给予父母的监管控制 。
这种逻辑正确吗?只能说是部分正确 。
首先 , 自控力确实跟人的年龄有关
因为自控力是人一种理智的表现 , 主要受人的大脑额叶控制 , 而大脑额叶的确实是逐渐成熟起来的 。 下图是一个人的额叶发展曲线 , 可以看到 , 人的额叶一般在24岁左右才完全成熟 。 因此我们说孩子自控力差 , 这话没毛病 。
要想避免孩子沉迷手机,那孩子沉迷手机时,父母不仅不能批评指责,甚至提醒都不应该
文章图片
小孩子也确实自控力差 , 动不动就又哭又闹的 , 坐也坐不住 , 上蹿下跳的 。 而人在成年后自控力就好多了 , 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自己 , 不让自己被本能所轻易的控制 , 表现得更加理智 。
但是 , 自控力的发展就跟后天完全没有关系了吗?肯定不是 。
自控力来源于人的大脑额叶 , 而大脑遵循的是“用进废退”原则 。 通过“用进废退” , 大脑的神经完成突触修剪 , 有用的、常用的神经被保留下来 , 而那些无用的就会被修剪掉 。 换句话说 , 自控力是可以像人的肌肉一样被锻炼的 , 用的越多 , 额叶中神经就连接得更多 , 神经更粗大 , 信息传递速度更快 , 因此自控力也就变得更强 。
而“否定式教育”可以锻炼孩子的自控力吗?显然不能 , 因为“否定式教育”是父母在监督控制孩子 , 这是一种外力 , 根本就不会锻炼到孩子的自控力 。 什么活都父母帮孩子干了 , 还能锻炼到孩子吗?因此“否定式教育”无助于孩子自控力的发展的 , 对于孩子的自控力没有一点作用 。
很多父母可能抱着这种想法:暂时控制孩子 , 等孩子自控力发展起来 , 长大他们就可以自己控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