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轻量化方兴未艾 注塑机行业迎发展机遇( 二 )


  基于这一理解,伊之密多年以来,针对汽车行业,在产品端布局和开发了水平转盘多物料注塑机,垂直转盘对射注塑机、车灯专用机等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方面,开发了PU注塑工艺、物理发泡和化学发泡等轻量化技术、长玻纤在线配混增强技术等 。
  此外,伊之密加大了全电动注塑机和油电复合注塑机的开发,截止目前,全电注塑机的产品规格已经延伸到1380吨;在线配混注射的DCIM系统以及可降解材料成型的解决方案现已投入使用,从而更好的满足汽车行业的客户需求 。
  “这些产品和技术与汽车行业的需求匹配度较高,所以在新能源汽车大幅增长时候,伊之密的产品与技术能够快速满足客户的需求,获得了更高的增速 。”张涛先生如是介绍 。
  也正源自对于汽车行业需求发展的深刻认知与技术储备,伊之密已与比亚迪、劳士领等国内外车企、高端零部件制造商展开深入合作,未来伴随进一步新工艺及整体解决方案的推出,伊之密有望替代进口设备制造商,进入汽车高端用户制造链,成为最佳性价比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
  加速研发布局节奏促发展,志在与国际头部企业一较高下
  “我认为注塑机被外资企业垄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被问及中国注塑机产业发展现状时,张涛先生如是直言 。
  要知道,注塑机在汽车工业中用于制造复杂和关键的零件,包括内部和外部装饰组件、电子电器组件以及发动机舱盖下的应用组件 。同时,我国制造业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空心化且人才储备匮乏等一系列的发展困境,受影响的不只是汽车产业,注塑机同样如此 。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注塑机市场与生产基地,我国注塑机进出口贸易更是连续多年保持顺差 。且根据GrandViewResearch的数据,2025年全球注塑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23.2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4.7%,其中中国约有37.1亿美元市场,德国约有22.3亿美元的市场,中国占全球市场份额将达16.6% 。以上都印证了一个结论,属于中国注塑机的时代正在到来 。
  在此背景下,尽可能缩小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并能从行业追随者一跃成为引领者可谓是每位业内玩家的终极目标 。
  当下,以全球市场来看,注塑机行业的领先竞争对手在欧洲和日本,欧洲企业在机器的性能稳定性、新工艺应用、智能化技术等方面保持领先,日本的企业的优势集中体现在全电动注塑机领域,市场份额占比较高,产品线丰富 。“从注塑机产品与国外高端品牌的差距看,主要在于新工艺的应用技术、机器的可靠性技术、智能化技术等方面 。”张涛先生分析指出 。
  为打破这一现状,进一步强化自身竞争力,“目前,伊之密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约在3%-5%,未来还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用以开发领先的产品和新技术新工艺,持续提升我们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行业竞争力 。”张涛先生表示,“我们通过全球创新中心的建设,连接中欧技术,整合创新资源,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推广,更好的满足我们的客户技术进步的需求 。”
  与此同时,他进一步透露道,伊之密自主研发制造的8500吨超大型高精密注塑成型机目前已经安装完毕 。这款超大型注塑机不仅在机器吨位上创造了国内之最,更采用了精密微开控制技术、双螺杆同步塑化及注射技术、注射压缩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满足了客户产品的成型工艺要求,从而为拓展公司大型注塑件的应用领域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汽车(卡车)高铁、船舶、航空、市政建材等领域的很多新的应用场景都可以进行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