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育孩子就像是“打鸡血”,原来我们都陷入了精神内耗

为什么教育孩子就像是“打鸡血”,原来我们都陷入了精神内耗
文章图片
文/兰妈谈育儿
有人说 , 教育孩子的每一天都犹如打鸡血一般 , 我们很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 却总是达不到理想的期望 , 要知道 , 如果孩子学习的时候没有压力 , 长大进入了社会 , 就该承受着比学习压力还要多出很多倍的生活压力 。
为什么教育孩子就像是“打鸡血”,原来我们都陷入了精神内耗
文章图片
教育孩子这个过程 , 其实是最容易枯燥、焦虑 , 也是容易产生精神内耗的 , 像很多家长都会产生的恨铁不成钢 , 这就是我们对孩子期盼下的“精神内耗” , 何为精神内耗?所谓的精神内耗 , 实际上就是生活或者学习中急于求成的一种心理天性 。
精神内耗有什么样的表现?
说起精神内耗的表现 , 似乎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心理 , 某知名教育学家说过:“你若看着钟表思索生命的长度 , 常感到力不从心” , 其实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会换角度去看待问题 。
试想一下 , 如果我们拿着一把文具尺子去丈量喜马拉雅山 , 或用一边水果刀去雕刻时光 , 这种本身就很难以实现的差距 , 又如何达到理想的期盼呢?理想聚集是和我们看待事物角度是紧密相连的 , 而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包括看待问题角度 , 也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
为什么教育孩子就像是“打鸡血”,原来我们都陷入了精神内耗
文章图片
有位单亲妈妈 , 为了让自己女儿将来的人生可以生活的更好 , 她从小便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 , 尽管她知道 , 学习并不是人生中的全部 , 但努力学习终归在将来可以拥有更多选择 , 小到舞蹈才艺、功课补习 , 大到眼界开阔的出国旅游 , 妈妈从来都是引领在起跑线前 。
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毕业的12年里 , 这位单亲妈妈对女儿的付出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 除了每天那不能停息地拼命工作之外 , 平时还要从牙缝里挤出时间去陪伴女儿成长 ,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的付出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篇章 , 可是过于深度的爱是很容易发展成精神内耗 。
为什么教育孩子就像是“打鸡血”,原来我们都陷入了精神内耗
文章图片
单亲妈妈的坚强都是从强大内心所延续出来的 , 如果注意观察会发现很多单亲妈妈的身上都有一个特点 , 那就是她们处事果断 , 同时也有着出色的坚强毅力 , 即为女强人 , 女强人是当下女性地位崛起的精神特征 , 可这种强大的心理特征对身边亲人可并不是好事 , 爱之深、则之切 , 自然是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压迫感 。
我们所讲的这位单亲妈妈 , 就是现实中比较典型的例子了 , 出于养家糊口工作的原因 , 平时多为忙碌为主 , 从牙缝里挤出时间的陪伴也是紧促而压迫 , 大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 女孩的学习成绩大幅度降低 , 妈妈一度认为是女孩上课不注意听讲 , 因此放学后就会加大补课频率 。
就这样 , 女孩学不好就补习、补不不好就要挨骂!
为什么教育孩子就像是“打鸡血”,原来我们都陷入了精神内耗
文章图片
女强人的世界里有一句话比较经典 , 那就是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 妈妈也一直认为只要努力学习了就不可能没有进步 , 如果学习方面没有出色的改变 , 那都是女孩学习不够认真 , 小时候面对妈妈的唠叨女孩还能听得进 ,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叛逆期逐渐明显 , 母女之间的关系再度紧张升级 , 两个人时常因为一句话不合而争吵不休 。
为什么教育孩子就像是“打鸡血”,原来我们都陷入了精神内耗
文章图片
精神内耗的真实感受 , 实际上就像是我们在开车时的不断拉扯和持续耗能 , 如果双脚同时踩着刹车和油门去开车 , 车辆自然无法追寻到终点 , 而现实中的精神内耗表现也是随处可见 , 比如 , 我们明知道手机玩多了会伤眼 , 眼睛和手却总是无法从手机挪开 , 又或者孩子嘴上说好好学习却迟迟没有行动 , 而这就是生活中比较明显的精神内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