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 字揭秘抖音算法:高流量直播间背后的 6 个逻辑( 三 )


直播带货的本质

7000 字揭秘抖音算法:高流量直播间背后的 6 个逻辑

文章插图
比如说现在在线 1000 人,如果直播间只有 20 人,你会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你忽悠消费者去点赞的时候你忽悠不动 。
消费者会算帐,你有 20 个人在线,点到 5000 赞发一波福利,很多人会想到 20 个人,每个人得点 250 次,那效率太低了,
这时候如果你跟他讲,每个人只要点 50 下,我就告诉你我们的今天的福利是什么 。
其实他做了两次修改,第一他把消费者交付的颗粒度变小了,第二他也把对应的交付的内容价值也缩小了,
没有真的发福利,他只是把福利的内容告诉你,正常人都觉得你这不是耍人吗,
但这都有一个核心目的,是降低自己的管理成本 。
其实用这种类游戏化的方法,在游戏里面就是打怪升级,前 5 级打一个怪能升 5 级,但是到 100 级却很难 。
这个事的逻辑跟游戏特别像,把一些服从性更强的用户留在直播间,
直播卖货本质上不是服务所有人,其实就是服务那些符合游戏化购物的逻辑,并且有一定的社交服从性的用户 。2
直播间运营话术
7000 字揭秘抖音算法:高流量直播间背后的 6 个逻辑

文章插图
现在的很多直播间运营在写话术的时候比较痛苦,痛苦的点主要原因在于,在话术组织过程中,找不到根本方法论 。每次都是公司领导这个修改一点,那个修改一点,然后一堆的修改点变成了一招整体的策略,但这个策略本质上是不具备发散性的 。很简单,你会发现所有的直播间话术,都符合在传播学里最著名的理论,影响力六原则:互惠性、稀缺性、权威性、一致性、偏好性、共识性 。互惠性就是发福袋;稀缺性就是秒杀;权威性就是给大家看证书,看一些强权威的东西;一致性就是来一波 666;偏好性就是给消费者套近乎;共识性就是说让大家都觉得买很多人买了这个产品,包括历史销量 。把这些东西用话术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每一点都是话术的逻辑 。3
抖音电商的本质
7000 字揭秘抖音算法:高流量直播间背后的 6 个逻辑

文章插图
抖音电商的本质还是来源于内容,其实是内容在寻找人 。这件事情,回过头来我们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王振曾经在有一次早期分享里面提到过一个概念,古代人做生意其实就是行商到坐商,公域流量就是坐商,就是坐在集市里面等你来买,行商就是私域流量,点对点接触跟你沟通 。今天来看抖音其实也是,我把消费者当成客人,从行客到坐客,原来我们传统电商服务的是什么?商家是坐着的,但是客人是在行走,今天反过来了,今天是客人是坐着的,商家不停的在奔走 。这不是私域流量,这是公域流量,是用这种方法去做,所以我们从两个维度来说,抖音上我们看两个品类,一个是卖酒,还有卖房 。给大家分享两个数据,今年抖音酒水的 GMV,已经接近我觉得很有可能超过天猫,明年抖音的直播电商的酒水的 GMV 会超过某猫和某东加起来 。大家知道在很多品类上,某猫还是很强势,不是所有的品类都可以在新的平台上焕发出非常大的动力,这里面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某音现在是一个货找人的逻辑 。所以它特别适合冲动性消费品,而且酒水相对来说比较高频,有复购,更加如虎添翼 。为什么珠宝服装这些东西一样它起量很快?也是因为它是冲动性消费品 。在货找人的过程当中,其实就天然适合冲动性消费品 。现在我们发现不仅仅是货,包括房子,最近我们调研了某音上面的一些房产的销售的帐号,大概 500 多的账号,里面我们访谈涉及到帐号有 30 多个,你会发现一个月能推销出 20 套房子以上的帐号,现在并不罕见,其实它的逻辑就是房找人,用精准种草的方式去做,但是它并不是通过直播,是通过短视频 。你问我说什么样的品类是适合抖音,其实就是符合货找人的逻辑的冲动性消费品我觉得比较适合 。如果是刚需比如说像油盐酱醋,有些人也会产生冲动购买的需求,但是从大盘角度它的趋势性不够强 。05 算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