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社死,涨粉百万,社交牛逼症成新晋流量密码( 三 )


而初代网红“双喜哥”则凭借不怕“社死”的迷惑行为再次翻红,当本人遭遇“社死”却毫不尴尬,甚至主动做出解放天性的行为,大家不禁感叹道:“可能这就是社交牛逼症吧” 。

当众社死,涨粉百万,社交牛逼症成新晋流量密码

文章插图
图源微博
一波波“社交牛逼症”相关话题随之冲上热搜 。在玩梗热潮中,无论是亲朋好友仿佛与生俱来的社交能力,还是明星们在镜头前收放自如的表现,都引来一众“社恐人士”忍着尴尬围观,不少人提问“哪里可以学到这种免疫社死的能力” 。
除了内容创作者和受众之间的狂欢,品牌也扎堆玩起了“社死营销”,用尴尬刺激占领心智,助推活动话题传播 。
最早是今年3月肯德基联合手游原神推出的“提瓦特乐享桶”活动,玩家们想拿到联动周边,必须在门店说出暗号“异世相遇,尽享美味” 。于是,线下参与活动的“社死现场”纷纷被记录、上传至各大平台,二次衍变和自传播热度持续升温 。

当众社死,涨粉百万,社交牛逼症成新晋流量密码

文章插图
图源b站,玩家cos游戏人物在肯德基尽享“社死”
有了肯德基的先例,“蜜雪冰城门店唱歌送圣代”活动成功掀起了更大的风潮 。不过有趣的是,这个活动本身没有官方统一的组织和发起,许多内容创作者是被魔性的主题曲激发了创作欲,主动去门店唱歌来获取“社死”素材的 。

当众社死,涨粉百万,社交牛逼症成新晋流量密码

文章插图
图源微博,博主主动要求唱歌送水
02 从“社死”到“社牛”,我们在看什么令人尴尬的内容为什么能成为流量密码?
从在海底捞过生日到唱出蜜雪冰城甜蜜蜜,从泳池沉浸式化妆到加入广场舞大妈,线上线下的“社死现场”显然突破了人们对于常规生活的想象,具备极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造成当事人接连“逃离地球”,屏幕另一边的人则在大笑中“用脚趾抠出三室一厅” 。
“邢三狗”认为自己是通过制造极端化的场景来引发极端化的情绪,比如尴尬,创作的脚本还要有笑点、冲突、反转和细节,才能使用户获得设身处地的共鸣 。
当众社死,涨粉百万,社交牛逼症成新晋流量密码

文章插图
图源抖音,用户表示剧情太真实了
人是社会性动物,与他人分享和谈论尴尬事件,无论是以言语、图文还是视频的形式,都可以缓解社交恐惧的负面情绪,在寻求共情、抱团安慰的过程中增加与他人的互动和情感连结 。
就像b站UP主“自然卷三木”将粉丝初中时写的玛丽苏小说拍成了搞笑视频,大家看着尴尬却乐于公开自己曾经的“黑历史”,一方面将现实世界的糗事在数字世界中解构、释放压力,另一方面将尴尬这种普遍情绪当作社交货币,用玩梗来拉近社交距离,增强群体认同感 。

当众社死,涨粉百万,社交牛逼症成新晋流量密码

文章插图
图源b站,用户争先要求翻拍自己写的小说
从“社会性死亡”到“社交牛逼症”,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人的社交问题饱受关注,一点小事引发的细微情感都被放大了,这反映出无所不在的互联网与高压的现实生活交汇加剧了人们的社交焦虑 。Z世代在数字化生存上如鱼得水,而在现实中人均“社恐”,渴望亲密友好的社交关系与不知所措的尴尬情境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对尴尬的定义和感受不同,比如有的“社死现场”将意外事故娱乐化反而令人不适 。

当众社死,涨粉百万,社交牛逼症成新晋流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