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孩子,就不配社保、养老和住房福利?厦大教授的提议,踩中多少人怒点

在第十八届蓝筹年会上 , 厦门大学教授赵燕菁的一个提议 , 引发了全网争议 。
在赵燕菁教授看来 , “应该把生孩子和资本挂钩 。 ”
不生孩子,就不配社保、养老和住房福利?厦大教授的提议,踩中多少人怒点】01
赵燕菁教授的主要看法就是 , 生育的和没生育的人 , 从社保、养老金到保障房 , 都应该采用不同标准——如果你没有后代 , 就不应该占用太多社会资本 。
为何这样做呢?
“只有这种机制 , 才能让生孩子变成有意义的事情 , 大家才更愿意生 。 ”
不生孩子,就不配社保、养老和住房福利?厦大教授的提议,踩中多少人怒点
文章图片
看完这则消息 , 小优实在感到有些诡异:
让生孩子与社会福利挂钩 , 但延续下一代的初衷 , 难道不是爱吗?
如果抱着这种谋福利的价值观 , 那么与古时候“多子多福” , 又或困难时代“想致富就多生”的观念 , 有什么区别呢?
02
最近 , 各地民政部门汇总得出一些数据:
一、全国90后夫妇刚刚过1000万对 , 而这一代人共1.7亿人 , 也就是说 , 结婚人数仅仅占比11.76% 。
二、在1000万对90后夫妻当中 , 离婚率高达35% , 并且趋势还在逐年走高 。
不生孩子,就不配社保、养老和住房福利?厦大教授的提议,踩中多少人怒点
文章图片
年轻人对结婚都兴致缺缺 , 哪怕结了也忍不住反悔 , 在这种不稳定的婚姻关系当中 , 鼓励多生小孩 , 这是一件不大容易实现的事 。
更何况 , 当儿童成为了利益联结 , 是会制造出幸福家庭还是更多怨偶 , 问题也变得更加无解 。
不生孩子,就不配社保、养老和住房福利?厦大教授的提议,踩中多少人怒点
文章图片
其实上述都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 年轻人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 , 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自私”吗?
而恰恰是因为现实压力过于沉重 , 才导致他们成为了“无根一代”——在大城市安不了家 , 回不到故乡 , 找不到陪伴一生的人 , 也不敢承担延续下一代的责任 。
03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建议奖励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 , 几百万的生育津贴 。 ”
不知道普通人的苦 , 谈什么感同身受呢?
我们来讨论一下生育的成本问题 。
首先别的不说 , 得有个稳定居所吧;伴随内卷加剧 , 就连妈妈孕期也是一场无声战役 , 例如胎教问题;为了恢复 , 妈妈是住医院产房还是月子中心;妈妈是恢复工作 , 还是在家全职带娃 , 当爹的就得拼命挣工资 , 毕竟奶粉动辄都几大百一罐……
这还只是前期阶段 , 等到孩子稍微启蒙 , 又该打响教育战役了 。
早教班 , 上还是不上?兴趣班 , 学还是不学?哪怕教育机构洗盘 , K12寒冬已至 , 有钱人家大可以请私人老师 , 普通家庭的你真的敢实行“放羊式教育”吗?
不生孩子,就不配社保、养老和住房福利?厦大教授的提议,踩中多少人怒点
文章图片
曾看到这样一个扎心的回答 , 为何不生 , “不想下一代继续和父母一样成为螺丝钉 。 ”
没有勇气给下一代提供良好条件 , 那就退而求其次 , 过好自己生活 。
诚然 , 这种“自私”的做法会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 , 例如老龄化加剧、年轻生产力不足等等 。
但这也何尝不是一种觉醒呢?人类活着 , 是为了找到他们自身 , 而不是天生就该成为谁的母亲或父亲 , 更不是以此来换取社会福利 。
该生就生 , 不愿意生就不生 , 或许这才是矛盾之下的最优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