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越孝顺的孩子,父母越不喜欢,“自私”的孩子才会被宠爱

孩子孝顺父母 , 一直是被社会称道的行为 。
但很多人同时也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 一个家庭中 , 最孝顺的那个孩子 , 往往得到父母的爱最少 。
心理学:越孝顺的孩子,父母越不喜欢,“自私”的孩子才会被宠爱
文章图片
电视剧《都挺好》
这是因为 , 最喜欢付出的孩子 , 大多是“老实人”“好说话” , 久而久之 , 他们的付出就被当成了理所当然 , 不会得到父母的重视 。 父母们还是更喜欢那些情商高会哄人、年纪最小、或者性别为男的孩子 , 这种对某个孩子的偏爱 , 不仅让被爱的孩子肆无忌惮 , 也让孝顺的孩子误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够 , 从而再加倍地讨好 。
所以最终 , 最孝顺的孩子 , 往往得不到父母的宠爱 , 其他的兄弟姐妹 , 还会觉得他好欺负 , 涉及到父母的所有事情 , 都交给他做 。 不得不说 , 他们真的很憋屈 。
心理学:越孝顺的孩子,父母越不喜欢,“自私”的孩子才会被宠爱
文章图片
1 , 最被忽视的孩子 , 通过孝顺来争夺父母的爱
在家庭中 , 父母的偏心会对孩子心理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 不被重视的子女 , 长大后往往会想办法找回童年缺失的爱 。
根据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 当家庭中有2个及以上孩子时 , 有74%的母亲和70%的父亲会对某个孩子更加优待 。 这就意味着 , 偏心是普遍存在的 。
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 , 如果明显感到被冷落、被忽视 , 认为父母更关心其他子女 , 那么他最有可能出现两种行为 , 一是做出一些事情 , 引起父母重视 , 一种是反思自己的“过错” 。
这些孩子明知道父母不会爱他 , 还是会拼命地付出 。 他们企图通过各种孝顺的方式 , 找到自己在父母那里的“存在感” 。 从心理学上来讲 , 父母的称赞和关注 , 满足了这些子女的“补偿心理” , 让他们减少了不被关爱的遗憾 。
心理学:越孝顺的孩子,父母越不喜欢,“自私”的孩子才会被宠爱
文章图片
电影《唐山大地震》
在生活中 , 这样的孩子常常比较优秀 , 他们自理能力强 , 学习和工作都极力让家里省心 。 可是在他们心底 , 还是会有伤感的一面 , 父母的冷淡和漠视影响了他们的心态 , 让这些子女成年之后 , 仍有孤寂感和挫败感 。
2 , 父母对不懂事的孩子管教更多 , 反而更偏爱
最孝顺的孩子 , 往往更能体会父母工作、养孩子的苦心 , 他们顾全大局 , 宁可委屈自己 , 也不让父母操心 。 这样做的结果是 , 懂事孝顺的孩子常年受到忽视 。
而那些成绩不佳、经常调皮捣乱的孩子 , 一边让父母头疼 , 一边却得到了最多的爱 。 这是因为人们普遍有一种心理 , 最爱的那个 , 不是对自己最好的 , 而是自己对他付出最多的 。 也就是心理学上的“沉没成本” 。
当家长照顾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 他为这个孩子投入的精力越多 , 付出的成本越高 , 就越会重视这个孩子 。 因为他潜意识里 , 担心自己的“感情投资无法收回成本” , 所以会一直追加 , 让自己对孩子的爱逐渐加深 。
心理学:越孝顺的孩子,父母越不喜欢,“自私”的孩子才会被宠爱
文章图片
这也会让最孝顺的子女心态失衡 , 明明自己才最乖 , 做得最好 , 父母却好似不懂珍惜 , 对他们的爱反而是“不足”的 。 其实 , 孝顺孩子只要让父母在他身上多投入一些“感情成本” , 情况就会不一样 。
3 , 子女越是没有原则地付出 , 越会被轻视
不争不抢、沉默寡言的老实孩子 , 常常在家庭中是没有地位的 , 有苦活、累活的时候 , 父母会第一个想到他 。 而受称赞受宠爱的 , 却是那些人小鬼大、不肯吃亏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