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君如伴虎,探究张良的劝谏之道

古代向君王献计献策和进谏劝谏都非常重要,两者都是向君主提议,但仍存在差别 。献计、出谋划策一般是对敌而言,即是对外,只要所献计谋合情合理,有可用之处,君主就有几率采纳,谋士来说风险较小 。而向君主进言则是对内了,即是所谓“克己”,相比“制敌”,“克己”更难,风险也更大,历史上因劝谏遭受横祸的臣子不计其数 。
“汉初三杰”张良的劝谏之道一直为后人称颂,刘邦对他可谓深信不疑,那么,他的劝谏方法是什么?
一、顺谏——佐策入关
所谓顺谏,指的是顺从上级内心的想法劝谏,以顺言顺语告知他将要采用的方法很有可能达不到他心中想要的结果,如果换成其他更有效的方法,就能达成原有期望 。相对来说,这种方法风险比较小,谏者与被谏者方向一致,想要达成的结果也相同,触怒君心的几率也就大大减小,只要昏乱之君,劝谏者提出的建议又合情合理的话,让君主听取建议不算太难 。
当时,楚怀王与刘邦、项羽等人约定先进入关中的人就能够称王,刘邦取秦心切,入关中的路上途径宛城,在宛城遇到阻力 。由于宛城之地短时间不能攻下,刘邦又想快快向西进攻,所以一开始想绕过宛城这个是非之地 。张良分析利弊后认为这样做不合适,向刘邦进谏:“您想快速进入关中,现在秦兵还有很多,形势危急 。现在不攻下宛城,如果宛城从后方攻打,强大的秦兵又处前方,两面夹击,汉军将会陷入危险中 。”
张良可谓将顺谏用的恰到好处 。先向刘邦说明秦军众多,汉军正处在危急时刻,再分析如果不攻打宛城会造成的严重后果,有理有据,两人的目的都是顺利进入汉中,张良的这番分析可谓深得刘邦之心 。于是刘邦便率众返回,趁夜包围宛城,最后在陈恢的建议下兵不血刃轻取宛城 。一方面张良的计策合情合理,另一方面他劝说刘邦也是以委婉的方式,用不取宛城会造成的后果委婉说服,而不是直接说刘邦这样做不对,这就大大增加了刘邦听取张良意见的几率 。
后来刘邦率军到达峣关,又急于攻取,想要强夺峣关 。张良知道现在的刘邦非常心急,已处于失去理智的边缘 。他先对刘邦:“秦军还很强,现在不能轻举妄动 。”让刘邦认识到现实的情况,接着心急如焚的刘邦便问计张良,张良即顺势而言:“我听闻守卫峣关的将士是屠夫的儿子,这种常年游来市井间的小人,用钱财币帛就能让他动摇 。您可以派遣部队,同时备好5万人军需,同时在峣关四周的山上林间设置相当数量的军旗,虚张声势 。再让郦食其带着珍宝财富前去劝降守卫,便可成功 。”
这次劝谏也是顺谏,与上次相似,面对失去理智的刘邦,张良首先让他认识到现在秦兵还很强,不是说攻下就能攻下的,认清局面的刘邦自然不会一意孤行,便问张良计策 。张良凭借对风土人情的了解,为他拟定最有可能成功的政策,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是如此 。在张良的劝说下,刘邦的这两次急攻才没有展开,而是作出了最正确的决定 。
在张良妙计下,守卫峣关的秦国将领果然反叛,他甚至想与刘邦联合,共同抗击秦王,刘邦没有认真考虑就想答应,幸有张良在一旁劝阻,张良知道,这个秦将反叛因为利益,这次能为刘邦给他的利益反叛,下次也会因为别人更高的利益再次背叛,但他仍没有选择直白的方式进谏,“现在只是这个将领想联合抗秦,他的部下士卒未必和他想的一样,如果部下不服从,那就非常麻烦了 。不如趁现在对方军中松懈,将他们一举歼灭 。”
峣关的将领都有了投降之心,军中自然松懈,刘邦趁此时率军大举攻入,一路西行,直取咸阳 。这次劝谏张良没有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而是顺着刘邦的心理用“恐士卒不从”的理由,再次将刘邦说服 。如果张良直言心中的想法说这个守卫会再次反叛,刘邦可能会责怪张良,因为一开始给他出谋划策让守卫反叛的人是张良 。张良的这席话没有说刘邦的任何不对,而是在赞同他的基础上提出更好的建议,所以刘邦很容易就听取了 。不说刘邦是张良的上级,就算两人同等级,在向别人提出建议时先否定他人,无论多理智都会或多或少产生反感,张良的顺谏之道可谓为人处世之良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