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后为何会摸到“黄豆”?


许多育儿论坛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帖子:“急!宝宝的耳后发现两个黄豆粒大的肿块,怎么回事?会不会是淋巴瘤?”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沈振宇接受羊城晚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说,在门诊中也经常有家长问这个问题,这个“黄豆粒”其实是耳后淋巴结肿大,较多出现在学龄前儿童,是一次或多次急性感染后留下的“后遗症”,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无需治疗,家长无需过度紧张 。
【宝宝耳后为何会摸到“黄豆”?】急性感染诱出“小黄豆”
张女士在女儿两岁时,一次洗脸中偶然发现女儿耳后靠近颈部处每侧都能摸到一个“黄豆粒”大小的硬块,还可以上下滑动 。由于近年来儿童白血病、淋巴瘤等报道越来越多,张女士很惊慌地带女儿去看医生 。医生检查后告诉她这两个“黄豆粒”应该是孩子不久前扁桃体发炎后引起的淋巴结肿大,不用太多担心 。
半年过去后,张女士再摸女儿的两个“黄豆粒”仍然在那里,她感到很不解,为何扁桃体炎好了这么久,肿大的淋巴结还不消退呢?
沈振宇医生介绍,他们在门诊也经常碰到这样忧心忡忡的家长 。他解释,淋巴系统是我们人体对抗疾病的防御系统,淋巴结相当于警察局,不同部位的淋巴结负责不同区域的防御 。当孩子出现一些常见的疾病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感冒等,附近的淋巴结就会肿大,调动淋巴细胞与细菌、病毒作战,这时如果按压肿大的淋巴结,孩子会叫痛 。
但炎症消退后,肿大的淋巴结不会马上消退,可能会持续几天或几个月,甚至超过一年,不过这时再按压淋巴结,孩子则不会有痛感了 。
沈振宇介绍,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学龄年儿童,当孩子6到7岁后,淋巴系统的活跃度逐渐下降,出现肿大的情况就越来越少了 。所以,在孩子6到7岁前,耳后即使长时间存在“黄豆粒”,只要没有短期内(2到3个星期)快速长大,摸上去边缘清晰、可以滑动,则属于生理性的淋巴结肿大,家长则无需担心,也不需要任何治疗 。
恶性疾病多伴其他症状
至于很多家长担心会否是白血病、淋巴瘤、淋巴结核等严重的疾病,沈振宇医生解释,这些疾病确实也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往往这些肿大与周围的组织会粘连,而且边缘不清晰,摸上去不会滑动 。与之前所谈到的孩子生理性的淋巴结肿大有明显不同 。
另外,如果是白血病、淋巴瘤、淋巴结核等疾病,除了淋巴结肿大外,还会出现其他的伴随症状 。比如若是白血病、淋巴瘤,孩子还可能出现牙龈易出血,身上易出现出血点,经常不明原因发烧等症状;如果是淋巴结核,孩子会出现长期低热、消瘦、胃口差,胸部X光片也有显示 。
沈振宇说,像张女士女儿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上述症状,只是单纯的耳后淋巴结肿大,而且半年多时间也没有明显增大,无需太担心 。如果仍不放心,张女士可以对女儿的这一情况持续关注,定期用手摸一下,观察肿大有无变化,并可以利用孩子每次就医的机会,请专业的儿科医生顺便帮忙检查一下 。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沈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