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多动”的多动症


【警惕“不多动”的多动症】一提起多动症,很多家长就觉得多动症的孩子应该顽皮好动、喜欢来回奔跑、经常做些小动作、情绪容易激动等,所以当刘女士生性安静的儿子被医生诊断为多动症时,她怎么也不相信 。
刘女士的儿子帅帅今年7岁多,读小学一年级 。刚上小学时,老师们都向刘女士反映挺喜欢帅帅的,因为他上课听讲时坐姿端正,眼睛总是认真地盯着黑板或书本,从不和同学交头接耳,也不做小动作 。然而,两个月后,不少老师开始给刘女士提意见,说上课提问帅帅的时候,他经常不知道老师在问什么 。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也经常不写 。
“刚上学就不知道好好读书了,这还了得 。”刘女士对帅帅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可是,帅帅的情况并未改善,成绩每况愈下 。
上周,帅帅感冒了,刘女士带他去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门诊看病,不经意间提到了帅帅“不好好学习”的事,坐诊的主任医师马丙祥一听,觉得帅帅可能患了多动症,随后经过心理测评、检查等,证实了他的判断 。
在刘女士的眼中,帅帅除了学习不好,平时挺文静的,并不多动,怎么会得多动症呢?
“因为多动症里有‘多动’两字,所以很多家长都认为多动症患儿必然活动过多,事实并非如此 。多动症的全称其实是注意力缺陷多动症,除了家长熟知的多动型(以活动过多为主要表现),还有注意力缺陷型,以及两种症状兼有的混合型 。”马丙祥说,帅帅就属于注意力缺陷型的多动症患儿 。这类多动症患儿通常没有明显的活动过多的表现,他们看似很安静地坐着,但思想上却容易开小差,注意力很容易转移 。
“最新观点认为,多动症的核心问题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是次要的 。长期注意力不集中,会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影响很大,甚至会影响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马丙祥提醒家长,必须警惕“不多动”的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 。
然而,小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本来就短,怎么才能鉴别他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正常的还是疾病所致呢?
马丙祥说,通常6岁左右的孩子神经系统已初步具备自制能力,至少可以独自静坐20分钟,特别是在老师、家长的监督下,或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如看电视,他们是可以从头到尾安安静静地进行下去的 。而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的孩子,即使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也很容易思想开小差,或被其他事情吸引 。即使家长守在他旁边监督他做作业,他写作业也是磨磨蹭蹭的;老师、家长和他说话,他看似在听,但常常答非所问或不回话 。
马丙祥说,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问题,即使他没有身体多动的外在表现,也应及早去医院检查是否患了多动症 。
【妈育儿网独*家使♀用,转载请联系本站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