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腺样体肥大不一定非要手术


3岁的小博晚上睡觉老是打鼾 , 妈妈带他到医院 , 经诊断是小孩常见的腺样体肥大? 。医生表示这个病必须要做手术 , 可小博的妈妈却希望孩子不要这么小就挨上一刀 。“能不能请大家帮忙 , 看有没有非手术方法能治腺样体肥大?”小博的妈妈遂在网上发帖寻求帮助 。
采访人员对此做了一番了解 , 发现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科的陈文勇医生有不同见解 。他认为 , 手术虽然立竿见影 , 却需要小孩做全身麻醉 , 这个风险比成人要大 , 应慎重为好 。在他的患者中 , 大部分都是先保守治疗 , 除非打鼾严重已经引起腺样体面容 , 或长时间 打鼾经保守治疗一段时间也无效的 , 才进行手术 。这样的孩子大概只有两到三成左右 。
腺样体过度肥大才是“病”
很多家长都有这个疑问:腺样体是啥东西?实际上 , 腺样体的学名叫“咽扁桃体?” , 而我们常说的扁桃体叫“腭扁桃体” , 它们都是口咽部的门户 。
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陈文勇表示 , 所有孩子的腺样体从出生后都会逐渐增大 , 在5-7岁达到最高峰 , 随着其他免疫器官的完善 , 到10岁左右慢慢萎缩 , 如此称为生理性肥大 。正常情况下 , 腺样体生理性肥大不会导致打鼾 , 因为鼾症往往是因为呼吸道的狭窄导致 , 而生理性肥大还不足以达到那么狭窄的程度 。但是 , 呼吸道不断感染发炎 , 会使腺样体比正常肥大还要大 , 当超过这个“正常”的极限 , 就很容易鼻塞、打鼾 。
长期打鼾是一种病 , 患者会因为老是张口呼吸、趴着睡而导致“腺样体面容” , 即上唇上翘 , 下唇下坠 , 嘴唇变厚 , 硬腭变高 , 牙齿咬合不齐 , 由于长期缺氧 , 还会导致眼神呆滞 , 智力 发育受到影响 。
并非每个患者都需要做手术
一看小孩是腺样体肥大 , 医生就建议做手术 , 这在目前已经是普遍现象 。“如果我是父母 , 面对这样的选择 , 我也很难下决心 。”陈文勇表示 , 手术毕竟有创伤 , 小孩还要经过全身麻醉 , 风险比成人要大 , 由此考虑在症状并非很严重的情况下 , 还是先保守治疗为好 。
据了解 ,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西药的对因治疗 , 多数都是使用血管收缩剂、鼻用激素和抗生素共同解决炎症 , 让腺样体达到正常肥大的水平 。
二是中医看体质辩证用药 , 可以内服中药 , 也可以外用中药喷剂 , 还有针灸、艾灸等多种手段 。陈文勇表示 , 凡是一个病有很多方法治疗的 , 就说明没有一个方法是特效的 , 可能要综合治疗才有效 , 家长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此外 , 保守治疗可以规避手术风险 , 却不像手术那样立竿见影 , 快的可能需要一两周 , 慢的花上三四个月也很正常 , 希望家长要有耐心 。
手术后腺样体还可能再增生
对打鼾严重引起腺样体面容 , 或长时间打鼾经保守治疗一段时间仍然无效的 , 只有做手术才能解决问题 。专家表示 , 腺样体手术一般建议5岁以上才做 , 有一些严重的两三岁也可以做 , 关键要权衡利弊 , 不能拖的就不要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