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解孩子输液的是与非


专家讲解孩子输液的是与非

文章插图
现在的孩子去医院看病尤其是看急诊要说不做输液治疗的恐怕还真是不多,家长似乎也认可这种治疗手段,好像只给孩子吃药就不能彻底治好病似的 。这种错误的认识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再加上通过输液的方式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更是给孩子造成了长远的伤害 。
我记得我在医学院上学的时候,老师和带教的医生都一直嘱咐我们:“医生治疗的原则是能不吃药的就不吃药、能吃药的就不打针、能打针的就不输液 。”而且对我们开出的处方尤其是输液的处方和使用抗生素的方子审查的更为慎重 。至今老师的教诲仍然是我做医生治疗的准测 。尤其是我工作后又脱产学习了2年的中医,更使我为患儿治疗的手段又多了一种 。
静脉输液是医生经常使用的一种治疗手段,静脉输液的优点就是药物能够100%的直接进入到血液中,药物吸收快、见效快 。主要用于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 。其中包括大出血、中毒、休克等需要即刻开通静脉通道快速扩大血容量、根据病情需要不断通过静脉快速给药以达到纠正休克或者快速解毒的目的;因消化道疾患不能进食而造成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另外患有严重感染需要通过静脉给抗感染的药物以尽快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控制感染;还可用于输入一些容易被胃肠道破坏或不被胃肠道吸收的药物;或者通过消化道不能达到治疗所需要的药物浓度等等 。
静脉输液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用的正确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错误使用就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副作用,严重的还危及患者的生命,尤其对于发育不成熟的婴幼儿更具有不可低估远期伤害 。
进行静脉输液首先需要一个清洁干净的环境,因为污染的环境很容易造成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通过静脉输液的通道毫无障碍直接进入到身体的血液循环中而发生意外 。而且现有各医院的输液室却是一个人口众多、各种疾病交叉感染的场所,即使医院将输液室进行消毒处理,随着不同病种的病人的进入,通过病人呼吸道排出的飞沫、排泄物、物品等等还是照样将输液室污染 。
另外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具是否是合格的产品;护士给患者进行消毒是否完全彻底;护士在配液过程中是否遵照要求无菌操作;医生所开的药物配伍是不是有禁忌;护士是不是做到了三查七对;输液速度是不是按照病人的病情进行合理地控制等等,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
即使在输液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很好,但是在输液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各种类型的输液反应:
过敏反应:静脉输液输入了引起过敏的药物、或者药物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或者混入的某些致敏成分、一些血液制品等等都可以引起患者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瞬间就可以发生,严重者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
热原反应:临床上在进行静脉滴注大量输液时,由于药液中含有热原,病人在0.5~1小时内出现冷颤、高热、出汗、昏晕、呕吐等症状,高热时体温可达40℃,严重者甚至可休克 。热原主要是指某些被破坏的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具有较强致热作用 。此外,各种不溶性异物颗粒,即非代谢性颗粒如脱落的橡皮屑、玻璃屑、纤维屑、滑石粉、药物结晶、空气中的灰尘等均可作为热原 。
如输液中所加药物本身已污染热原;加药时操作室的洁净度差,消毒及操作不严密;加药后放置时间长,尤其是南方常年室温过高与湿度较大的地区;使用的注射器和输液器被污染等均可引起热原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