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合理使用抗生素?


怎样合理使用抗生素
您在网上一直强调要合理使用抗生素,那么怎样才能合理使用抗生素呢?
答:抗生素就是我们常说的消炎药 。
人们一般认为抗生素能够治疗一切炎症,其实抗生素只是针对细菌引起的感染,而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以及无菌性炎症是不起作用的 。儿科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几乎80%都是病毒感染引发的 。关节炎、肩周炎、滑膜炎等都属于无菌性炎症 。
自从抗生素问世以来,为保障人类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的贡献 。但是任何药物都具有两面性 。当人们没有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时,抗生素也会带给人类不小的灾难 。
每种抗生素都有一定的抗菌谱 。凡是能杀灭或抑制某一种或某一类细菌的抗生素称为窄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只对革兰阳性菌有抗菌作用,而对革兰阴性菌、结核杆菌、立克次体等均无疗效,故青霉素就属于窄谱抗生素;凡是能够杀灭和抑制大多数细菌的抗生素则称为广谱抗生素 。氯霉素、四环素由于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立克次体、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所以被称为广谱抗菌药物 。
近年来一些半合成的青霉素,如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等扩大了抗菌范围,不但对革兰阳性菌有效,而且对革兰阴性菌也很有效,特别是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效果也很好;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抗菌谱也很广 。窄谱抗生素针对性强,不容易产生二重感染,而广谱抗生素抗菌谱广,应用范围大,容易产生耐药、二重感染等,针对性也不如窄谱抗生素强 。
因此医生会根据抗生素使用原则做出选择,达到尽快地控制感染、挽救病人生命的目的 。
临床医生选择抗生素的原则是:
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就不用两种;在没有明确病原菌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一旦明确了致病菌就要使用针对性强的窄谱抗生素;轻度或中度感染不主张联合使用抗生素 。
具体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
能够口服制剂达到治疗目的的就不用针剂;能够使用肌内注射达到治疗目的的就不用静脉滴注 。使用抗生素必须保证足够的剂量,在体内必须要达到有效浓度,且要维持一定的时间,切不可随意停用或减少用药次数,才能有效控制感染,不会造成细菌产生耐药性 。
人体是一个微生态平衡的整体 。各种细菌在身体各个部位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和平共处 。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或无菌炎症使用了抗生素;或者已经明确某种细菌的感染而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或者没有针对性的使用窄谱抗生素,这些抗生素不但没有杀死致病菌、病毒,或者即使杀死了致病菌,同时也杀死或抑制了正常细菌,引起菌群失调,耐药致病菌种大量产生、繁殖,造成二重感染,即原有细菌或者病毒感染 。
由于大量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一些真菌乘虚而入,引起鹅口疮、念珠菌肠炎、全身性念珠菌、曲菌感染等 。
尤其是婴幼儿和儿童,由于身体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对于成人可能不会造成损害的抗生素,往往对于婴幼儿和儿童造成严重的损害 。
一些抗生素的毒副作用会造成孩子肝功能的严重损害;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等对儿童软骨有潜在损害;氯霉素则可导致骨髓抑制,引发血液病和灰婴综合征 。
一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新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容易造成孩子的耳聋和肾损害,一些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氯霉素、红霉素等也可以引起药物性耳聋 。据《生命时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