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岁的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别盲目焦虑了

6-12岁的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别盲目焦虑了
文章图片
结束幼儿园生活步入小学阶段 , 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小小的考验 。 与学龄前的孩子相比 ,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 但是 , 作为一个还在成长中的个体 ,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各方面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从认知能力来看 , 小学阶段的孩子认知水平相对局限 , 正处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具体运算阶段 , 世界观尚未形成 。
从学习动机来看 , 该阶段的孩子容易受外部刺激影响 , 自身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 尚未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 。
6-12岁的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别盲目焦虑了】从学习方法来看 ,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处于从“以玩为主”的幼儿园教育到接受系统的“以学为主”的学校教育的过渡阶段 , 学习习惯尚未形成 , 具有不稳定性和随机性 。
综合小学阶段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发展特点 , 相较于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 家长在这一时期更应该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为孩子之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培养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 。 由于该阶段孩子的自觉性普遍较差 , 家长可以选择借助一些功能性学习用品帮助孩子强化正确的学习习惯 , 通过规范孩子标准坐姿的方式让孩子保持健康的学习状态 , 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
培养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是个体阅读能力发展、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 。 家长要结合孩子的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 , 帮助孩子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
培养运动习惯
运动能够促进孩子生长发育 , 帮助孩子强身健体 , 增强免疫力 。 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 , 和孩子一起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 , 慢慢培养孩子的体育爱好和特长 。
培养作息习惯
小学阶段(尤其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作息习惯的黄金时期 , 家长可以通过为孩子建立舒适的就寝环境、坚持早睡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 。
6-12岁的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别盲目焦虑了
文章图片
鸡娃不如鸡自己 , 我们在家里主动阅读 , 孩子就会跟着阅读 。 比如把家里装成图书馆的氛围 , 家长不是一直窝在沙发上抱着手机 , 孩子自然也不会 , 孩子就是家长的影子;
我们积极运动 , 孩子也会受影响积极运动 , 但是不一样的是需要给孩子规划运动项目 。 比如学个轮滑或者学个游泳等等 , 帮助孩子找到她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我们早睡早起 , 孩子自然早睡早起 。 这个喵姐深有体会 , 因为喵姐是个早困体质 , 晚上10点就要睁不开眼了 , 孩子们也跟着早睡早起 。 但是有段时间是我家老人来帮忙带小朋友 , 老人总抱怨孩子们睡得太晚 , 说我让她们睡 , 可她们不听啊!要到11点多 , 甚至到12点 。 我刚开始总是心里埋怨老人不会管教 , 后来我发现不是我家老人不会管教 , 是我家老人自己就有晚睡的习惯 , 晚上不用带孩子的时候 , 他在房间的床上刷手机可以刷到半夜!
带孩子的人的生活习惯就是孩子的生活习惯 , 不要再把孩子随便丢给老人或者保姆了~
研猫 , 听见世界的变化~
6-12岁的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别盲目焦虑了
文章图片
(数据来自i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