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妈妈九个都是唐僧,还有一个加强版,见缝插针的教育有用吗?

文|齐姐育儿本文为原创文章 , 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当妈之后的变化来自于方方面面 , 从身体上到心理上 , 大到价值观 , 小到生活习惯、说话方式都会发生变化 。
例如生娃前 , 刷到了贫困山区儿童的视频 , 内心活动是:
这些孩子看起来好可怜!太不容易了 , 好感动……
然而感动过后 , 面无表情地划过 , 慢慢就淡忘了 。
而生娃后 , 再刷到这种视频 , 当妈的一般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教育孩子 。
“你看这些小朋友多可怜 , 连文具都买不起 。 你比他们幸福多了 , 一定要好好珍惜啊!”
十个妈妈九个都是唐僧,还有一个加强版,见缝插针的教育有用吗?
文章图片
再比如:在路上看到了汽车追尾 , 女性的心理活动是:
怎么回事?
但雨我无瓜……
可谓是耳机不带 , 谁也不爱 。
而有娃之后 , 就变成了:宝宝 , 看到了吗 , 马路上是很危险的哦 , 下次一定要看红绿灯 , 在爸爸开车的时候也不能闹他哦 , 这样很危险的!
十个妈妈九个都是唐僧,还有一个加强版,见缝插针的教育有用吗?
文章图片
明明在生娃之前 , 自己是个不爱讲话的酷girl , 但只要一生娃 , 体内的唠叨之魂就觉醒了 。 一遇到什么事情 , 就要见缝插针地教育孩子 , 觉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 可以说十个妈妈里面 , 有九个都是“唐僧” , 还有一个是加强版!
但这种见缝插针式的教育 , 真的有用吗?
1、次数多了 , 孩子就免疫了
可能刚开始的时候 , 孩子被真实的场面吓到 , 老老实实地听进去了妈妈的话 。 但这种教育次数一多 , 他就开始反感了 , 甚至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 完全不放在心上 。
因为他总觉得妈妈就喜欢这样来吓他 , 说话又唠叨又夸张 。 不仅听不进去道理 , 他甚至都不愿意听妈妈讲话了 。
下次妈妈再这样做的时候 , 孩子就会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 , 妈妈你好烦啊!”
十个妈妈九个都是唐僧,还有一个加强版,见缝插针的教育有用吗?
文章图片
2、没有掌握好度 , 可能会吓到孩子
之前有一位宝妈 , 在接送孩子的时候恰好碰上了比较严重的交通事故 。 场面极其惨烈 , 宝妈觉得这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 , 就指着那里对孩子说:“下次再不看红绿灯 , 好好走路 , 你也会变成这样子 。 ”
孩子胆子小 , 一看到这种场景当场就吓坏了 。 又听妈妈说自己不好好走路就会变成这样 , 恐怖的场景就在脑袋里挥之不去 , 结果导致一连做了一星期的噩梦 , 孩子还不愿意出门上学 。
并不是所有的场面都适合用来警醒孩子 , 一旦没有掌握好其中的度 , 很有可能就会吓到他 , 给他造成心理阴影 。 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
十个妈妈九个都是唐僧,还有一个加强版,见缝插针的教育有用吗?
文章图片
小朋友的胆子小 , 思维又很发散 , 一个影子都能够乱七八糟地脑补很多 , 更何况那些大人都看了胆战心惊的场面?
并不是说家长不能借由一些场景来让孩子更深切地明白道理 , 只不过这样做的次数一定要适度 , 而且也选好场合 。 次数一多 , 孩子就反感了 。 选择比较好的时机 , 偶尔采取见缝插针式的教育 , 效果肯定是很棒的 。
十个妈妈九个都是唐僧,还有一个加强版,见缝插针的教育有用吗?】因为道理说的太多 , 都比不上真实发生的有说服力 。 这是毋庸置疑的 , 但宝妈一定要注意不要总想着见缝插针 , 什么样的教育都要把握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