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您的孩子远离手足口病


怎样让您的孩子远离手足口病

文章插图
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又到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如何才能让您的孩子远离手足口病?一旦患上手足口病,如何让患儿及时得到救治?面对这一系列问号,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专家为您作出权威解答 。
———编?者
预防手足口病
学校家庭需要做些啥?
托幼机构、小学等集体单位: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品定期加强清洗消毒;教育指导儿童、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加强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应及时送医院就诊,对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应离所(园、校)居家或住院治疗,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
家庭: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根据医生诊断和建议,决定是否留家治疗或住院治疗;当孩子被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和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 。对留家治疗的患儿家长应做到按照医生的医嘱,按时服药;注意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疱疹破碎后引起的细菌感染;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一旦发现患儿的病情加重,应及时送医院救治;做到使用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 。
将衣被阳光曝晒,室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每年五月到七月是高发期,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会发生死亡 。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主要有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l6型最为常见,肠道病毒71型(EV71)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零下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
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 。
当人感染了肠道病毒EV71型,经过最短12-24小时、最长6天、一般2天的潜伏期后,急性起病,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38℃以上,口腔黏膜、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部分病例会迅速发展为重症或并发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如不及时就诊、抢救治疗,会危及生命,以至死亡 。
预防手足口病的要诀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与病人密切接触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或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或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而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春末夏初;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尤其2至6岁儿童是该病主要感染对象 。
?虽然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但该病是可预防的,市民应牢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15个字,只要做到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烧熟煮透的食品,不吃污染的、生的或不洁食物;做到开窗通风;勤晒太阳,得病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完全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