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法则”背后的育儿观:不要和孩子硬碰硬,要学会以柔克刚

随着年纪的成长 , 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 , 甚至会因为自己的想法和父母的想法有冲突发生争执和矛盾 , 然而很多家长因为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 , 对孩子的叛逆行为采取非常激烈的处理措施 , 以至于亲子之间的关系一度走向冰点 。
“鱼缸法则”背后的育儿观:不要和孩子硬碰硬,要学会以柔克刚
文章图片
案例:
张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 当自己的孩子年纪接近青春期的时候 , 各式各样的叛逆问题接踵而至摆到她的面前 , 让她不得不审视自己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是不是也走到了紧张的时刻 。
尤其是最近一次 , 孩子因为喜欢玩游戏的关系 , 导致课业成绩有些下滑 , 以至于张女士气得把他的电脑给锁在柜子里不让他拿出来玩 。
而这一举动其实触怒了孩子 , 因为在孩子看来 , 母亲曾经与自己协议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里面用电脑 , 但是如今却出尔反尔 。
本来就处于叛逆期的孩子 , 也用自己最激烈的反抗方式"反击"自己的母亲 。 第二天 , 张女士在网吧找到离家出走的孩子 , 但是无论怎么说孩子都不愿回来 , 最后还是网吧老板出来劝说 , 孩子才肯跟着张女士回去 。
“鱼缸法则”背后的育儿观:不要和孩子硬碰硬,要学会以柔克刚
文章图片
然而张女士这件事也反映出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硬碰硬 , 因为父母如果长期使用这样粗暴的教育方式来对待孩子 , 势必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许多难以挽回的伤害 。
粗暴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伤害呢?
伤害一:亲子关系无法缓和
倘若父母经常用条框约束孩子 , 并且仅仅是用自己的权威控制孩子 , 或者说用咆哮式的教育"威胁"孩子 , 那么不仅无法改变孩子 , 还会导致孩子和自己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差 。 那么 , 最终家长要教育孩子的时候 , 则会因为关系处于冰点而无法起到作用 。
“鱼缸法则”背后的育儿观:不要和孩子硬碰硬,要学会以柔克刚
文章图片
伤害二:使孩子缺乏自我意识
如果父母长期让孩子听自己的命令 , 把它受限于一个狭窄的空间里面 , 那么会让孩子变成只会听从父母话的傀儡 。 即使他能顺着父母的想法发展 , 但是也无法做到自主独立 , 甚至还有可能演变成"家里蹲"和"巨婴" 。
“鱼缸法则”背后的育儿观:不要和孩子硬碰硬,要学会以柔克刚
文章图片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频频反抗父母的教育 , 甚至在教育之下越来越难以成长呢?家长们在此不妨先了解一下"鱼缸法则" 。
“鱼缸法则”背后的育儿观:不要和孩子硬碰硬,要学会以柔克刚】什么是"鱼缸法则"?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 那就是把一群鱼放在鱼缸里面做观察 , 不过每天人来人往 , 鱼也没有什么变化 , 个头仍旧那么小 。 之后 , 科学家就给这群鱼换一个环境 , 直接放在水池里面养 , 没想到的是 , 个头本来就小的鱼群 , 在这个水池里面居然长了好几寸 。
其实 , 鱼缸法则的道理与育儿的观念一致 , 倘若你用各式各样的条框和约束把孩子受限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 , 那么孩子不仅无法得到发展 , 还会因此激化亲子之间的矛盾 。
“鱼缸法则”背后的育儿观:不要和孩子硬碰硬,要学会以柔克刚
文章图片
过度的束缚和压力往往会激发起孩子的抵抗心理 , 因此 , 家长们应当学会掌握教育的尺度 。 这时 , 就可以试着利用"鱼缸法则" , 正确地引导孩子走上更好的成长道路 。
家长可以如何教育孩子?
一、积极和孩子沟通
实际上 , 张女士缺乏的是和孩子的沟通 , 她只通过自己的权威强行把孩子框架在自己的"期盼"当中 , 通俗地说 , 就是孩子必须要按照张女士的发展来成长 , 同时张女士又不想通过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 , 所以孩子和自己闹出这么严重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