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孩子“猫冬”说道可不少


几场大雪给出行带来不少困难,而寒潮来袭,气温也急转直下,这让准妈妈、儿童、老人这样体质较弱的群体犯了难 。东北人有“猫冬”一说,意思是躲在家里过冬,泛指躲在家里不出门 。在寒冷的冬季孩子们早早就被禁足在室内,而准妈妈及老年人也相应的减少出门次数 。“猫冬”本是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但是有关专家指出,如果冬季不能合理进行户外运动,那么很可能猫出疾病来 。
准妈妈户外活动量少
会“猫”出抑郁
雪后路滑,行动不便的准妈妈们也减少出行次数,而在本报好妈妈俱乐部群中,很多准妈妈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入冬以来,心情经常出现波动,时常感到压力、焦虑,提不起精神来 。对此,吉林珍爱妇产医院业务院长舒耀琪指出,这与准妈妈户外活动量减少有关 。冬季由于室内外温差大,易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所以此时是季节性抑郁症的高发期,特别是孕妇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 。
而孕妇的情绪对于胎儿健康至关重要,严重甚至导致流产、胎儿畸形 。
舒院长指出,即使在冬季,孕妇也不能整天待在家,要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以使孕妇获得良好的心情 。同时,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增加孕妇的抵抗力,充足的阳光可防止孕妇缺钙,也会帮助胎儿吸收钙,减少胎儿佝偻病发生的几率,而运动更有利于孕妇能够自然生产 。???
儿童“猫冬”?
无法降低患感冒几率
冬季是儿童感冒的高发季节,于是很多家长给孩子下了“禁足令” 。在医院,采访人员看到了4岁的乐乐,据其家长介绍:“担心孩子受到细菌感染,所以孩子已经有一个月没上幼儿园了,可是还是没躲掉感冒 。
一到冬天就生病,都不敢让孩子出门 。”家长对此也颇为迷惑,已经不让孩子到户外活动,也穿得暖暖和和,怎么还是生病?
对此,吉林省妇幼保健院的专家表示,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给予过多的关爱,天刚一冷就不让孩子上幼儿园,进行户外活动,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得当 。首先,孩子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只有得到足够的阳光,才有利于钙的吸收;同时,还要有适度的运动,以增加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儿童进行户外运动时,首先要确保穿戴好,同时运动要循序渐进,不要过于激烈的跑跳,以免出汗感冒 。
总不出门
老人易得室内病
雪天路滑,老年人担心摔伤也相应减少了户外锻炼的次数 。但每天在温暖的房间内,很多老年人会感到口鼻干燥、头晕、眼花、胸闷 。对此,吉林省养生保健协会健康顾问、老人家健康工程长春执委会主任杨立娟认为,老年人长时间待在室内容易得“室内病” 。据杨主任介绍,在冬季,老年人要早睡晚起,作息时间做到与太阳同行 。
在早晨做运动,运动的时间最好选择15时后,每次保证半个小时即可 。在运动的同时,老年人要注意头部和手脚等部位的保暖 。
另外,对于多数时间都在室内的人,要做到“猫冬”有道,首先室内的温度不能过高,尽量在18℃~22℃左右,而整天开空调的室内,要注意使用空气加湿器,同时每天通风不少于半个小时 。出门前,要先穿好衣服,适应一下空气 。需要注意的是,外出时一定不能少了围巾,以免风吹着颈部,引起感冒 。
杨主任表示,很多“猫冬”的人,总是去超市买回很多食物,特别是一些膨化食品及速食,其实,冬季要进行温补,尽量选择鱼、蛋、狗肉、羊肉、大枣、山药、枸杞等食物,而不选择辛辣的食物 。本报采访人员??赵倩
【孕妇孩子“猫冬”说道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