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孩子做加减法还要掰手指,家长到底要不要阻止?

文|水儿妈妈育儿分享(文章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我上一篇关于数学启蒙的文章下面 , 有粉丝提问:“6岁孩子算加减法需要掰手指 , 怎么办?”
6岁孩子做加减法还要掰手指,家长到底要不要阻止?
文章图片
我发现 , 在很多家长的印象中 , 孩子算加减法的时候如果能脱口而出一个答案 , 就是聪明、数学好的表现 , 反之 , 如果孩子计算的时候需要掰手指 , 那就是“笨”、“反应慢”的表现 。
所以很多家长看着孩子“掰手指”算数 , 总是很着急 , 甚至想要制止孩子 。
6岁孩子做加减法还要掰手指,家长到底要不要阻止?
文章图片
孩子“掰手指”算加减法 , 家长需要阻止吗?
斯坦福大学曾经给一些7-13岁的孩子进行过一项数学能力测试 , 在对测试结果的研究中发现:
测试分数高的孩子通常善于将抽象的数学运算变成可视化场景 , 利用图像帮助理解数字;而测试分数低的孩子则更善于用数数和死记硬背的方式来理解数字 。
6岁孩子做加减法还要掰手指,家长到底要不要阻止?
文章图片
对于孩子来说 , “掰手指”就是一种将数字可视化成为“手指”的方式 , 是所有孩子最开始尝试数字运算视觉化的象征 。 所以“掰手指”算加减法并不能说明孩子比较“笨”或者数学不好 , 相反 , 家长应该尽可能的用“可视化”的方式做数学启蒙 。
6岁孩子做加减法还要掰手指,家长到底要不要阻止?
文章图片
“可视化”数学启蒙方法
芝加哥大学BenjaminBloom教授在研究中发现:
3-8岁是思维发展的“黄金期” , 在这个时期进行数学启蒙 , 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3-8岁这个时间段 , 为孩子做好“可视化”数学启蒙 , 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 , 孩子会逐渐从“需要真的看到”转变为“在心里想象” , 从而脱离用“掰手指”的方法计算加减法 。
6岁孩子做加减法还要掰手指,家长到底要不要阻止?
文章图片
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可视化”数学启蒙的方法:
1、用实物帮助计算
6岁孩子做加减法还要掰手指,家长到底要不要阻止?】教孩子数数或者计算的时候 , 家里的牙签、水果、积木等物品都可以用来当做“可视化”的工具 , 等到孩子的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 , 对数字也熟悉了之后 , 自然就能将“可视化”的过程转变为“想象” 。
6岁孩子做加减法还要掰手指,家长到底要不要阻止?
文章图片
2、手指迷宫游戏
手指迷宫的游戏可以增强孩子手指的灵敏度 , 通过锻炼手指来训练大脑思维 。
游戏玩法:
在孩子的手指上贴上或画上不同颜色 , 最好每个手指的颜色都不一样 。
6岁孩子做加减法还要掰手指,家长到底要不要阻止?
文章图片
让孩子按照不同颜色的路径 , 用相应颜色的手指从头走到尾 。
最开始可以一个手指一个手指走 , 加大难度的时候可以两个不同颜色的手指同时走 。
6岁孩子做加减法还要掰手指,家长到底要不要阻止?
文章图片
3、“瓢虫和树叶”游戏
每一个瓢虫都有一张和自己点数相同的叶子 。 通过数数将相同点数的瓢虫和叶子连线 。
这个游戏将数字“可视化”成了“黑点” , 并且用瓢虫和叶子这种童趣的方式设计成了游戏 。
6岁孩子做加减法还要掰手指,家长到底要不要阻止?
文章图片
4、“钓鱼”游戏
这个“钓鱼”游戏是将算式“可视化”成为钓鱼的小游戏 。 按照图片上钓鱼的情况将式子写出即可 。
6岁孩子做加减法还要掰手指,家长到底要不要阻止?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