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尿检查肾炎不能漏


又到每年开学季节 , 许多家长在关心孩子学业之时 , 同样关注孩子的健康问题 。这些年来 , 申城中小学校一直通过尿检筛查 , 为孩子们的慢性肾病早期发现“把关” 。现有数据显示 , 目前本市儿童尿检异常率约为1% , 慢性肾脏病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 。慢性肾病到底是怎样一种病?慢性肾病又有何危害?孩子该如何早期预防慢性肾病的发生?本期周刊 , 我们邀请了儿科医院的权威专家 , 为家长详解慢性肾病的科学知识 。
慢性肾病:起病隐匿难治愈
慢性肾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由多种不同疾病过程引起的肾小球慢性炎症 。部分慢性肾病患者可由急性肾炎演变而来 , 病程漫长 , 有时可达数年甚至更长时间 , 更有少数患者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慢性肾衰竭 , 最终因尿毒症及其他并发症而死亡 。
对于广大家长而言 , 孩子的健康至关重要 , 肾脏问题更需引起关注 。在临床门诊中 , 曾有14岁的男孩过去是足球小明星 , 有段时间突然感觉一侧肾区经常疼痛难忍 , 到医院接受尿检并做B超后发现 , 他患上了先天性多囊肾 , 肾功能已有所减退 。原本母亲想培养他成为体育健将 , 而今只好通过药物和饮食调养 , 防止肾功能的继续恶化 。还有孩子来医院问诊时 , 已出现吐血、严重贫血等症状 , 显然已经接近肾功能衰竭 。
这样的孩子 , 进行血液透析或肾脏移植将花费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巨额费用 , 令许多家庭无力负担 。为此 , 早期发现慢性肾病并及时干预 , 应成为改善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 。
慢性肾炎为何要早期发现
早期发现有何意义
我们都知道 , 人体有两个肾脏 , 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 , 左右各一个 , 形似蚕豆 。两个肾脏相互代偿 , 当一个肾脏坏掉时 , 人体表现并不明显 , 只会出现少量的蛋白尿、血尿等 , 很难被患者察觉 。直到另一个肾脏也损坏时 , 才会出现贫血、无力、浮肿等体征现象 。从肾功能轻度受损到慢性肾炎 , 这一病程发展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 , 它的隐匿性往往造成患者未能及早发现疾病 , 耽搁了治疗时间 。
肾脏病有先天、后天之分 。很多儿童患有先天性肾脏病 , 比如先天泌尿系统发育的畸形、先天多囊肾等 , 这些患者早期生活正常 , 到10多岁时 , 甚至40余岁时才会有反应 , 一般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肾区疼痛、血尿和高血压 , 也可能引起尿路感染和肾结石等并发症 。
另一类慢性肾炎是后天形成的 。慢性肾炎绝大部分并不是从急性肾炎发展而来的 , 而是开始发病时便是隐匿性肾炎 , 它通常由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扁桃体炎等链球菌感染所致 。慢性肾炎多见于较大儿童 , 男性居多 。临床上 , 40%至45%的患者表现为肉眼或显微镜下血尿 , 35%至40%的患者表现为显微镜下血尿伴蛋白尿 , 其余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和肾功能衰竭 。
慢性肾炎哪些症状
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大致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 , 每名患者表现的轻重程度不同 。慢性肾炎通常逐渐起病 , 许多患者以水肿为首发症状 , 轻者仅仅是晨起时眼睑及面部微肿 , 午后下肢略有水肿 , 经过休息后短期内就会消退 。有些患者则以血压增高为首要症状 , 继而发现慢性肾炎 。大多数慢性肾炎则会发展成慢性肾衰竭并伴有高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