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闯卡人有错,父母有责,古书上记载的两则惯子如杀子典故

现在疫情防控如此严肃 , 但是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 一些地方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违规行为 。 其中比较恶劣的是出现了多起闯卡事件 。
疫情防控闯卡人有错,父母有责,古书上记载的两则惯子如杀子典故
文章图片
闯卡的人犯错 , 父母教育不到位
闯卡之所以比较恶劣 , 不仅仅在于违反疫情防控规定 , 而在于违反的方式非常恶劣 , 违反的方式在于“闯”这个字上面 。 也就是用暴力方式公然违反防疫规定 。 可以作为一个类比 , 都是从别人身上违法获取钱财 , 骗钱、偷钱和抢钱三种性质完全不一样 , 这里的闯卡相当于抢钱 。
当然这个问题可以从很多方面讨论 。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 , 这些人有成年人 , 也有未成年人 , 但是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 , 这件事他们的父母肯定有责任 。 他们的父母不但没有教会孩子遵守规则 , 还没有教会孩子看颜色 。 父母不教孩子的东西 , 社会会教会孩子 , 只不过教孩子的过程和后果不美好 。 你看这些闯卡的人坐在派出所的板凳上 , 痛哭流涕诚恳的道歉 。 不过这个时候道歉已经用处不大了 。
疫情防控闯卡人有错,父母有责,古书上记载的两则惯子如杀子典故
文章图片
战国策里的故事
《战国策》里记载了这样一个典故 。 一个财主老年得子 , 所以对孩子非常娇惯 。 孩子因为依仗着父母的娇惯所以横行乡里 。 家长对孩子惹祸也就是呵呵一乐 , 然后给孩子不停的善后 。
有一次 , 一个谋士在路上走 , 一个小孩在树上往下面尿尿 , 尿了官员一身 。 这个官员虽然大怒 , 但是表面上哈哈大笑 , 没有斥责这个小孩 , 反而对这个孩子夸奖 。 这个小孩觉得非常好玩 , 还继续在树上往下面的路人身上尿尿取乐 。 结果没有想到遇到一个莽汉 。 这个小孩往这个莽汉身上尿尿 , 结果莽汉大怒 , 直接把小孩用磨盘砸死 。
疫情防控闯卡人有错,父母有责,古书上记载的两则惯子如杀子典故
文章图片
《战国策》的主旨主要说的是这个谋士的不仁 。 当然这个谋士的确很腹黑 , 相当于一种借刀杀人 。 但是也折射出这个孩子的家庭教育很有问题 。 这个小孩的下场其实是某种咎由自取 。 这个孩子的家长其实也应该为自己孩子的死负责 。 这个家长可能会说 , 我的孩子不过就是顽皮一些 , 我的孩子不过就是淘气一些 , 你怎么把我的孩子给杀了?
家长眼中的淘气和顽皮并不是别人原谅他的原因 。 孩子在你眼里是孩子 , 你把你的孩子是当孩子还是当祖宗其实都没有问题 。 但是别人只会把你的孩子当作一个人 。 你孩子惹祸了以后 , 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
况且 , 社会上教育的方式有的时候和你想的不一样 。 你教育你孩子要遵守社会规定可以让你孩子少惹祸端 。 还是刚才的那个例子 , 你可能觉得往别人身上尿尿 , 最多就是赔钱 。 但是这是你的逻辑 , 也是正常的逻辑 , 别人未必按照你的逻辑做事 。 例如孩子直接被莽汉弄死了 。 这个时候你往往追悔莫及 。
要让人灭亡 , 先让人疯狂
《甄嬛传》里面两次提到了《郑伯克段于鄢》的典故 。 这个典故出自《古文观止》的第一篇 。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 , 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 。 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生使用的文学读本 , 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 。
《古文观止》的意思:你学习古文 , 学习这里面的篇目就足够了 。 相当于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以及思想的精华 。 所以可以给孩子读一读 , 背一背 。 可以让孩子对传统文学、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