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父母和婴儿之间的察言观色


在哺育婴儿的过程中,父母通常会密切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 。我们可能没有想到,其实从出生起,孩子也在一刻不停的关注我们 。这种察言观色是婴儿进行学习的最初和最主要的方式 。
视崖试验的启示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试验—-“视崖试验”:把会爬的婴儿放到一个用透明玻璃板盖住的悬崖边 。对深度还没有感知的婴儿会不顾一切的爬过玻璃板;而有感知的婴儿,在爬到悬崖边时会犹豫,这时他\她一个非常重要动作就是观看妈妈的反应 。如果妈妈做出惊恐万分的表情,孩子就会止步不前;而当妈妈做出欢迎和安全的示意时,婴儿则会在犹豫之后爬过玻璃板,扑向妈妈 。
可见,婴儿通过对大人的情绪识别,决定自己的行为表现;同时也从父母的情绪反应中学习自己的情绪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婴儿经常在做一些动作和行为之前、做的过程中或者做完之后,寻求和观察大人的反应 。就像视崖试验,婴儿会根据大人的反应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再比如婴儿在摔倒了以后,会向父母望去,如果父母表现得很紧张,他可能就会哭起来 。
交流方式
婴儿和父母的互动和交流在一开始是以情绪为主的 。在人和人的交流中,语言传达的信息占7%,语调占38%,而非语言信息则占55% 。尤其对于懂得语言很少的婴儿而言,非语言部分占的比例可能更大 。当婴儿做错事的时候,我们说的话他\她或许听不懂,但是却能够根据你的语调、动作准确地判断出你的情绪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身教的确甚于言传 。
察言观色的作用
婴儿和父母之间的察言观色作用是很多的,如:寻求支持,寻求注意等等 。有些年轻的母亲在生完孩子后会出现轻度的抑郁,想不明白这一独立的个体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这种抑郁情绪会随着婴儿的成长而消失 。因为当婴儿对父母有了情绪反应,父母就能够从婴儿的反应中,体会到自己照料的成就 。这种相互的察言观色唤起了年轻妈妈的母性,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依恋 。
婴儿的这种情绪反应正是一种本能――一种寻求照顾的本能 。
对于婴儿而言,安全的亲子关系是很重要的 。当他\她能够从父母的表情和情绪中体会到赞许和接纳时,他\她也会对自己有积极的态度 。因为这个时期父母就好像是婴儿的一面镜子,父母眼中的自己就是婴儿眼中的自己 。如果婴儿在最初的亲子关系中体会不到接纳和赞许,可能会影响到他\她的一生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碰到很多不自信和对自我怀疑的案例就是因为年幼时期父母的不接纳造成的 。
尾声
【关注父母和婴儿之间的察言观色】我的女儿现在快一岁了,一天到晚要叫许多次“爸爸”,甚至睡梦中都在喊 。大家都说这是父女天性 。其实我知道这是好感互报:
她每一次有意无意的叫爸爸时,我都会给予她灿烂的回应,她从这种回应中体会到了极大的成就感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美美的想:学点心理学还是蛮有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