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也会合并中耳炎


“打呼噜”也会合并中耳炎

文章插图
小儿在晚上睡觉时打鼾即“打呼噜”,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许多家长对此不以为然,有些家长还把打鼾的小儿谑称为“小雷公” 。殊不知,小儿“打呼噜”可能预示着某些潜在的疾病 。
近年来,人们对“打呼噜”引起的睡眠问题以及睡眠障碍对人体健康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孩子“打呼噜”引起的睡眠问题更让人关注,因为轻者会造成儿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重者会造成儿童生长发育迟缓、行为异常改变及心理发育障碍 。许多人还认识了与“打呼噜”有关的医学新名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但目前值得提醒家长的是:您在关心孩子的睡眠时,请别忘了注意观察一下孩子的耳朵是否合并有听力下降!
“打呼噜”也会合并中耳炎
现在大家一般都知道引起小儿“打呼噜”的最常见原因是:扁桃体和腺样体的肥大 。腺样体是位于鼻腔的后部与咽部交界处的一种正常淋巴组织,一般情况下,处于生长旺盛的儿童期,扁桃体和腺样体增长较为迅速,5-7岁达到高峰 。扁桃体和腺样体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反复发炎感染而导致异常肥大、增生,或是先天性的肥大,除了容易“打呼噜”,影响睡眠质量外,还经常会造成邻近器官的疾病,如: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等 。
分泌性中耳炎很容易误诊
中耳炎有许多种,分泌性中耳炎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患分泌性中耳炎时,病人的主要感觉是耳闷、耳胀,也可伴有耳痛、耳鸣,往往表现为对别人的讲话声音听不清楚,而听自己的讲话声音特别响,就像对着空瓮讲话的回声一样 。由于婴幼儿和儿童患者经常不能描述或不能准确描述而误诊 。其实婴幼儿患者的早期表现或是哭吵不停、或是恶心、呕吐、食欲差等,家长不会去怀疑孩子有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则表现为看电视时,声音调得很响,或家长在跟孩子说话时感到特别费力,只会怀疑孩子是在“装聋作哑”,自然也不会怀疑孩子有分泌性中耳炎 。
儿童易患分泌性中耳炎
【“打呼噜”也会合并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指排除急性感染的中耳腔积液 。其发病基础是咽鼓管阻塞与狭窄,造成的原因归纳为机械性原因和炎症性的原因两大类 。对于婴幼儿和儿童,前者最常见的是扁桃体或/和腺样体肥大,其次鼻-鼻窦炎下鼻甲后端肥大、后鼻孔息肉、鼻咽部肿瘤、鼻咽部粘连及软腭麻痹等;后者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 。咽鼓管是位于鼻咽侧壁、腺样体旁、是通向中耳的小管 。
正常情况下,中耳腔内充满空气,这些空气不断地被中耳黏膜所吸收,又不断地经咽鼓管输入空气来补充,从而能维持鼓室的压力与大气压相平衡,这样也就保障了中耳的正常功能 。当咽鼓管阻塞或狭窄时,中耳内原有的气体逐渐被黏膜吸收,外界空气不能充分进入中耳,因此腔内形成负压 。鼓室负压使鼓室内血管扩张,血清从血管内漏到血管外,在鼓室内形成积液 。
儿童由于咽鼓管短平,内径较宽,易受到感染 。
3岁以下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约为15-40% 。
其中40-50%临床症状不典型,只是在去医院检查时偶然被发现 。分泌性中耳炎也可由急性中耳炎发展而来,大多数家长对孩子耳朵疼痛的症状非常敏感,会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急性中耳炎在经过一周左右的治疗后,70%的患儿临床症状会得到控制或缓解 。孩子耳朵不痛了,家长便以为治愈了,其实不然,当过了二周后家长发现孩子听力下降再去医院检查时,医生会告诉您:孩子的鼓膜充血是消退了,但鼓膜向内凹陷,呈“琥珀色”,可见液体平面或水泡,液体较多时,鼓膜会向外突出,这是典型的分泌性中耳炎征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