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禽流感不敏感无须恐慌


圣诞节前后,香港两只红嘴鸥尸体测出含禽流感病毒的消息公布不久,相邻的深圳市一司机因禽流感死亡事件随后发生 。
人类为什么会中招?
可能与禽类动物接触过密相关
世卫组织警示,“绝大多数禽流感病毒不会感染人类;H5N1等某些病毒却造成严重的人间感染 。”北京地坛医院网站、医学信息中心负责人蔡晧东解释说,“一般来说,禽流感病毒的红细胞血凝素蛋白只能和禽类动物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所以不会轻而易举地直接感染人类,引起人类流感的传播和流行 。”
以往,H5N1型流感病毒只是一种在禽类动物中流行的病毒,而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主要有H1N1、H2N2、H3N2三种亚型 。但基因研究结果表明,流感病毒具有一定的宿主特异性,“有人认为禽类是流感病毒基因天然和巨大的储存库,是甲型流感病毒新亚型起源的重要物质基础 。”有研究证据证明,这种一般只会在禽类群体间感染、不会直接感染人类的“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有可能直接跨越物种的界限,或经过传染给猪、马、鲸等第二次跨越(有学者提出“二次跨越论”),或通过“人类和禽类病毒基因重配混合”(有学者提出“病毒基因混合器”论),成为侵犯人类的病毒 。
蔡晧东说,近年来有人发现猫在接触或吃了禽流感病鸡后发病,可能为这种禽流感病毒适应哺乳动物提供了机会,增加了人类禽流感流行的风险 。
蔡晧东主任医师探讨道,“禽类病毒直接获得感染人类的能力,和人类过多猎捕野生禽类、过密与禽类动物接触、大气污染、环境改变等致使禽类病毒获得感染人类能力的基因突变等”可能相关 。
感染的途径和几率有多少?
禽流感病毒传染给人的几率在百万分之一
蔡晧东认为,目前主流意见认为禽流感病毒传染给人类的主要有三种方式 。
一是通过密切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或其粪便而感染,二是鸡舍、猪圈等处的病毒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经呼吸道感染人类;三是进食未煮熟的病禽或被病毒污染的食物经消化道感染人类 。她认为,人与人间的传播目前尚未得到证实 。
“病毒从禽类传染到人的事例仍较罕见,至今所有被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人,都是由于近距离与带病毒的禽类接触而被感染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庄辉强调 。
世卫组织在其官方网站上也称,“大多数H5N1人类感染病例均与直接或间接接触染病或病死禽类相关 。尚无证据显示这一疾病会通过适当烹煮的食物传染给人类 。”所以,“动物疾病控制是降低人类风险的第一步 。”同时,世卫组织给出数据称,“中国家禽数量估计有140亿,其中60%-70%以散养方式分散于广大农村地区,使得动物监测非常困难 。
许多地区的公共卫生系统薄弱,发现可能的人类病例并及时治疗仍较困难 。
最早提出果子狸是传播SARS冠状病毒的科学家、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教授管轶说,“禽流感病毒传染给人的几率在百万分之一,人对禽流感并不敏感 。公众无须对禽流感如临大敌,莫名恐慌 。”但管轶教授同时认为,这个几率在现实测算中遇到追本溯源的困境,因为“农业部管鸡,不管人;卫生部管人,不管鸡,禽类的禽流感主管部门和人的禽流感主管部门不同,造成了信息不对称 。
公众需要知道的是,大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禽流感活动,关键是要把人禽流感有可能在任何地区发生的观念贯彻给所有的基层医生,并对禽流感疫情进行长期监测 。”管轶教授强调说,目前,禽流感诊断并不难,救治关键在最初的48小时内 。“人感染禽流感的比例与禽流感在禽类中的活动程度呈正比,如果短期内反复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禽类患禽流感的严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