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研究的意义

地球上的石头会无意之间长得很像陨石,在陨石鉴定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见这样情况,我们拿到陨石样品的时候,会研究很久,通过仪器鉴定后也很难下结论,但是我们的个别常年玩陨石的开车的老师傅,看一眼就自信的下结论,这不是陨石,问他为啥,他说不上来,但是他肯定这不是,毕竟他玩了十几年的陨石了,经验告诉他这不是陨石,而且最终鉴定结果这还真不是陨石,所以多接触真陨石,看得多了你自然成为专家,当然再次申明,陨石的最终确定必须通过仪器,肉眼鉴定只是鉴定的第一步,现在各地省级岩矿鉴定室只能开具岩矿鉴定证书,不能开具陨石鉴定证书 。

陨石研究的意义

文章插图
陨石研究的意义
除了9次登月取回少量月球样品外,陨石是目前可供人们直接研究的较大量的地外物质 。陨石携带有丰富的有关太阳系的平均化学成分、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有机质的起源、太阳系的空间环境、重返大气层过程、冲击变质作用等等的科学信息,陨石一直是天体化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
组成陨石的近百种化学元素同组成太阳、地球、月球等太阳写天体的化学元素是相同的 。C1型碳质球粒陨石元素丰度除氢、氦外是太阳系平均元素丰度的代表 。根据各类陨石的化学成分和形成条件,可以恢复太阳星云化学元素的分布格局,揭示形成化学成分不均一的太阳星云的分馏过程 。
太阳星云经历过同位素组成的均一过程,但陨石中同位素组成异常的发现,表明当星云正在凝聚形成行星和陨石母体时,有邻近超新星爆发的产物加入,使太阳星云受到污染;或者在星云中残留着“前太阳”的组分,而星云的分馏和凝聚又没有稀释或消除这种影响 。因此,太阳系的物质来源有可能不是单一的 。陨石中Mg,Xe等同位素组成异常,还证明陨石中存在过某些已经灭绝的核素,如25Al,244Pu,243Am甚至超重元素 。
陨石中已经发现有120种矿物,其中有32种矿物在地球上尚未发现 。陨石矿物的共生组合与形成次序的研究,不仅能为陨石母体形成的条件和过程提供论证,更重要的是对太阳星云凝聚过程提供了温度-压力-组分演化的精细过程 。
陨石中(主要是碳质球粒陨石)已发现60多种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是在原始太阳星云凝聚晚期,在低温和富含挥发成分的环境中合成的 。在地球形成之前,已经有一些构成生命物质的基本链条 。陨石中有机化合物的成因多数人认为是非生物合成的“前生物物质” 。目前主要通过人工模拟合成,期望得到完满的理论解释,为探索生命前期化学的演化过程开拓新的前景 。
陨石母体形成后,由于吸积能和各种核过程的能源使母体受到加热,内部物质产生扩散,局部融合调整,形成具有壳层状结构的天体 。行星和卫星内部构造的演化,包括核、幔、壳、大气层和水圈的形成与演化的研究,陨石母体的热变质过程提供了生物的实例和理论上的参考模式 。陨石物质的重熔和物质分异、调整的模拟实验研究,为阐明行星和卫星各壳层的成因积累了实验证据 。
陨石母体在行星际空间的长期运行中,宇宙线与陨石物质相互反应,形成60多种宇宙成因核素 。测定这些宇宙成因核素在陨石总的分布,为我们探讨宇宙线的成分、能谱和通量,认识宇宙线的长期变化规律,弄清高能核反应的特点,回复陨石在通过大气层前的形状与大小,了解陨落时的运动状态和通过大气层后的烧蚀量,都能提供有价值的科学资料,因而人们称陨石是宇宙空间的天然“探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