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忽视儿童青少年牙外伤


莫忽视儿童青少年牙外伤

文章插图
牙外伤是指牙齿受到急剧创伤 , 特别是打击、撞击等所引起的牙齿本身以及牙齿周围牙床的损伤 。牙外伤的原因有打击、撞击、摔跤和交通意外等 。统计显示人的一生发生牙外伤的两个高峰年龄段分别是1~3岁和7~9岁 。
1~3岁是孩子刚学会走路的时候 , 7~9岁是恒门牙刚长出的时候 , 牙外伤的发生虽然是意外事件 , 有不可预测的特点 , 但生活中如果能知晓一些关于牙外伤的知识 , 将会在预防牙外伤发生和牙外伤一旦发生后获得及时、合理、正确的急救 。
如何防止牙外伤发生?
对于那些伴有前牙前突(俗称爬牙)的儿童 , 门牙牙折的发病率相当高 , 及早进行矫正可以减少其外伤发病率;坐在高速行驶汽车内的小孩 , 要有安全型的小座位 , 系上保险带;儿童参加高危险、激烈的活动 , 应当鼓励他们带上牙托(有些口腔专科医院可以制作);有些牙外伤高发的活动和高发的地点 , 家长或老师应引起重视 。
新长门牙脱落怎么办?
乳牙牙床的深部有以后要替换该乳牙的恒牙(后继恒牙)牙胚在那里生长发育 。把脱落的乳门牙种回去可能会因感染而伤及后继恒牙的牙胚 。因此临床上乳门牙外伤脱落 , 不作再植回牙床内 。恒门牙大约在8~9岁萌出 , 此时的儿童好活动 , 但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 常因小孩间的玩耍、东西扔来扔去击中门牙或不小心摔了一跤引起门牙的外伤脱落 。
此时学校的老师、同学或家长应该迅速找到脱落的门牙 , 带上患儿及时去看牙医 , 把患牙再植回牙床内 。据临床报道 , 30分钟内再植入牙床内 , 效果佳;2小时后再植的 , 好多再植牙会因牙根发生内吸收而无法保住患牙 。
脱落牙该如何保管?
目前推荐保存好脱落牙的方法有:
1.把患牙含在患儿或家长的口腔内 。
2.用一小的杯子 , 让家长或小孩流些唾液在其中 , 然后把患牙放在杯中 。
3.把患牙放在盛有医用生理盐水的杯子或瓶子中 。
4.目前认为 , 新鲜的全脂牛奶也是储存脱落牙很好的液体 。
5.自来水中存放 。
6.ETPS液中存放 , 一种商用的、专为脱落牙设计的存放液 。以上几种储藏液中 , 唾液和自来水仅作为暂时性的 , 一般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再植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①脱位牙如何保存;②脱位牙何时再植回口腔内 。因此 , 在保管好脱位牙的同时 , 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 以提高再植效果 。
治疗后应注意什么?
牙外伤的治疗计划相当复杂 , 过程相当长 。首次治疗后医生会将可能出现的意外、病情的复杂性、要注意的事项等医嘱详细告诉患儿及家长以取得配合 。患儿应遵照医生的医嘱严格执行 , 如外伤牙在外伤后一个月内应不能咬东西;树脂冠修复后 , 尽量不用该牙咬食物;对于较严重的牙外伤 , 医生对饮食的要求是流质→半流质→普食 , 孩子要执行;对外伤牙的牙神经(牙髓)在观察期间可能出现的疼痛、牙龈肿痛等 , 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对治疗后或观察期间出现疼痛等不适 , 请及时与医生联系或告诉家长;保持口腔清洁 , 避免因口腔卫生引起对牙、牙周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
外伤治疗过程是相当长的 , 患儿不要因怕疼痛、因学习等原因 , 不及时或不去复诊 。家长应配合医生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在牙外伤治疗过程中 , 医生、患儿、家长三者应密切配合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 以提高牙外伤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