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爬”有利于宝宝身心发展


经常“爬”有利于宝宝身心发展

文章插图
很多家长怕孩子弄得一身脏,就总是阻止宝宝爬行,这样的做法大错特错,有研究表明,宝宝爬行有利于身心发展,可以说不爬的宝宝不是好宝宝 。
当宝宝呱呱坠地的时候,只能维持仰卧的体位,美美地睡在爸爸妈妈的襁褓内 。宝宝要站起来,开始独立行走的话,期间就需要经过“爬”这一过程 。儿童专家指出,爬对于宝宝的身心发展是很有好处的,爬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
我们民间有一种说法:
“七坐八爬” 。其实意思就是说宝宝到第7个月时,脊柱已经能够支撑头部,出现了“坐”的姿态,往后不就,宝宝就会出现“爬”这个动作 。
对于宝宝而言,爬是一种极好的全身运动,能促进身体各部的生长发育 。在爬的时候,孩子总是昂着头,用双手和双脚支撑着躯体前行 。这就会使颈部、四肢的骨骼、关节和小肌肉群得到锻炼、增强力度 。
由于姿势的经常变换,促进了小脑平衡机能的发展,同时使向大脑传递刺激的“向心性神经”以及从大脑传递信号给四肢的“离心性神经”配合默契,协调发展 。因此,无论是从运动量还是从运动幅度来分析,爬比走更能起长身体的作用 。
爬可以促进宝宝心理的发展
当宝宝在襁褓中时,视听所及,范围甚小 。当宝宝能坐着时,视听的范围略有扩大 。但由于是固定在某一“点”上,得到的刺激仍然不多 。而当孩子能爬的时候,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姿态由静到动,范围由点到面 。
爬可以锻炼宝宝的反应,提高认识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时候,宝宝在“爬”的过程中会碰到一些危险,吃点苦头,其实这不一定是件坏事 。比方说,孩子在床上爬,一不小心爬过床边,跌下床来,于是,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保持重心,防止滑落”的体验 。又比如说,孩子在地板上爬,一不小心撞在柜角上,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眼看前方,绕过障碍”的体会 。这样,就能促使孩子反应灵敏、动作准确,以主动适应客体,为扩大和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创造了条件 。
爬可以发展宝宝视,听器官
宝宝可以在地板或床上爬来爬去,他看到的与听到的事物更加多了,也就发展了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 。孩子是有模仿性的,很喜欢模仿小猫、小狗爬行,往往把爬行作为一种“模仿性游戏” 。孩子在这类游戏中会模仿猫叫、狗叫,不仅显示出自我欣赏,并急切企盼得到大人承认 。这有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 。
不爬的宝宝,不是好宝宝
现实中,有些做家长的担心宝宝学爬会出现危险,或认为爬的形象不雅观,会对宝宝加以呵斥、阻止 。但是,家长过早或经常让宝宝久坐,是不利于宝宝肌肉,骨骼和大脑神经的发育的 。婴儿期没有充分得到“爬”的锻炼的孩子,到了学龄前期,就会显得反应迟钝、动作笨拙,游戏能力逊于同龄伙伴 。
【经常“爬”有利于宝宝身心发展】所以说,宝宝学会爬是很重要 。“爬”可以使宝宝更聪明,爬可以使宝宝变得更健康,“爬”可以使宝宝变得更可爱,“爬”可以使宝宝变得更快乐 。亲爱的小宝宝——今天,你爬了吗?